从5月份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在全国要举办80多场出国留学行前培训会,近日上海的首场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留学安全与领事保护、留学心理调适、留学安全防范常识和应急能力培训、留学中的科研指导、跨文化交际……所有的课程,核心就是教会学生安全留学、顺利完成学业。从2009年到去年,全国至少有34万多名留学生是在接受了教育部的行前培训跨出国门的,而且还是全免费的公益活动。
目前,由于经济条件改善,很多国内大学生甚至中学生出国留学,他们遇到的困难会比较多,包括刑事犯罪、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心理问题等的侵害。此外,他们会因远离家人、亲朋而产生思乡之痛,甚至还会有文化和生活差异所带来的种种不便。教育部出国人员上海集训部负责人符春苗说,很多家长不重视也不了解行前培训,以为只要孩子成绩优异就能在国外成功留学,事实上,“很优秀”的孩子到了国外却迷茫的例子层出不穷,极端事例也时有发生。
但在符春苗看来,这样的培训却又“不一定有多大效果”,因为,培训的内容虽很具体、很实用,但放到每个学生身上,他们一旦踏上留学之路,一旦开始了全新的独立生活,一旦要事无巨细地面对各种复杂问题,除了智商,情商才是最为重要的,心理的调适、强大毅力的展现,才是最为关键的,培训只是一个知识和方法的铺垫。
符春苗转而又说,其实这样的培训应该不是留学前的突击,而是应当贯穿到学生从小开始的整个学业生涯中的。比如,安全教育、涉外礼仪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独立生存能力教育等等,不仅出国需要,留在国内继续求学和生活同样需要。可惜,这恰是当下中国教育的“软肋”之一。
本报记者 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