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新民教育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5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好声音
为留学行前培训点赞
金雷
  教育界有一句很暖心的话:“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关心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为他们打基础、做指引,便是如此。同样,给予越来越多即将走出国门留学的孩子必要的行前教导,也体现着这样的教育关怀。

  从5月份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在全国要举办80多场出国留学行前培训会,近日上海的首场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留学安全与领事保护、留学心理调适、留学安全防范常识和应急能力培训、留学中的科研指导、跨文化交际……所有的课程,核心就是教会学生安全留学、顺利完成学业。从2009年到去年,全国至少有34万多名留学生是在接受了教育部的行前培训跨出国门的,而且还是全免费的公益活动。

  目前,由于经济条件改善,很多国内大学生甚至中学生出国留学,他们遇到的困难会比较多,包括刑事犯罪、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心理问题等的侵害。此外,他们会因远离家人、亲朋而产生思乡之痛,甚至还会有文化和生活差异所带来的种种不便。教育部出国人员上海集训部负责人符春苗说,很多家长不重视也不了解行前培训,以为只要孩子成绩优异就能在国外成功留学,事实上,“很优秀”的孩子到了国外却迷茫的例子层出不穷,极端事例也时有发生。

  但在符春苗看来,这样的培训却又“不一定有多大效果”,因为,培训的内容虽很具体、很实用,但放到每个学生身上,他们一旦踏上留学之路,一旦开始了全新的独立生活,一旦要事无巨细地面对各种复杂问题,除了智商,情商才是最为重要的,心理的调适、强大毅力的展现,才是最为关键的,培训只是一个知识和方法的铺垫。

  符春苗转而又说,其实这样的培训应该不是留学前的突击,而是应当贯穿到学生从小开始的整个学业生涯中的。比如,安全教育、涉外礼仪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独立生存能力教育等等,不仅出国需要,留在国内继续求学和生活同样需要。可惜,这恰是当下中国教育的“软肋”之一。

  本报记者 金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生态上海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互动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A25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健康E题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6版:科艺T台/新民教育
   第B07版:科艺T台/新民教育
   第B08版:科艺T台/新民教育
   第B09版:科艺T台/新民教育
   第B10版:广告/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12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13版:汽车周刊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6版:专版
以专业优势促学生就业创业
为留学行前培训点赞
新民晚报新民教育B01为留学行前培训点赞 2016-05-25 2 2016年05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