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 亲子关系的一剂良药
如何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权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维持亲密的亲子关系?孩子在学校中正在学习哪些知识?他们的校园生活是否真正快乐?不少家长都会时不时的为这些烦心事发愁。不过在长宁中学,围绕“五美”这一主题,为学生健康发展开设的“校本课程”完美地解决了家长们普遍存在的疑虑;定期组织的家长开放日活动,更是让家长们零距离接触到孩子在校园中的真实生活。
近日,在长宁中学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孩子邀请父母进入“多肉植物”研制工作室,两代人相依而坐,一同学习知识。从植料的选择开始,共同完成一盆多肉创意设计盆栽。
“作为双职工家庭,平时和女儿相处,聊天谈心的机会不多,更别说一起创作一些小物件了”,八年级学生周思越的妈妈时莉告诉我们:“家长开放日,给了我这个难得的机会,能和孩子一起讨论,一起制作一盆充满蓬勃生命力的盆栽,无论对我还是女儿来说,都是一次弥足珍贵的经历。”
教室中,家长与孩子通过创造作品连接起亲子关系,操场上的运动游戏环节,更考验起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默契度。两人三足接力赛、滚铁环、乒乓球传递……加油声、欢呼声响彻校园,通过合作游戏,七年级的孩子和家长不但身体靠得更近,心与心也紧紧地贴在了一起,平时的隔阂与疏离在游戏过程中烟消云散。
发现 成长过程中潜能无限
天生我才必有用。长宁中学的教师们坚信,每个孩子都蕴藏着无限潜能。扎染作为学校美育品牌课程,已成为不少同学发掘自身艺术细胞,展示创造思维的舞台,八(3)班的梁兵艳就在扎染课程中练就出了一双巧手。
家长开放日上,梁兵艳向大家演示起了彩色丝巾的扎染创作过程。设计图案、精心编扎、配置染料、定型上色,在她细致的操作下,原本的一匹白绢,不一会儿就变了模样——或恬静淡雅,或色彩鲜明。
梁兵艳告诉我们:“平时父母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学科成绩,对于在校学习的其他知识,父母知之甚少。”家长开放日,梁兵艳的妈妈也来到了现场,聊起女儿,她颇为感慨:“当女儿将亲手制作的彩色丝巾搭上我的肩膀,感动之余我惊讶不已,这是我第一次发现女儿在艺术方面的才华。”
长宁中学传承扎染这门古朴技艺,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其神奇、美妙的一面,更让家长领会发掘到深藏于孩子心底的创意和潜能。展示结束,不少家长都表示,未来将更关注孩子在艺术方面的发展,并鼓励他们继续创作。
塑造 理论与艺术的再创造
不靠死记硬背,如何让学生们将传统课堂上那些生硬古板的理论概念铭记于心?长宁中学自有一套办法——让“学科知识”与“五美课程”合二为一。
手工课教室里,学生们开动脑筋,琢磨万花筒制作技艺。可别小瞧这小小万花筒,其实它内含着许多物理中的光学原理。动手制作前,学生们通过翻阅课本、请教老师,充实光学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环节,同学们勇于尝试,进行各类试验:比如改变透明塑料片色彩,把三棱镜变成四棱镜、五棱镜……
家长开放日上,同学们与家长就地取材,制作起“环保型”万花筒。筒身由作废的彩色卡纸所卷成;底座用的则是保鲜袋,不仅具有透光的特性,而且轻巧方便;三块透明的塑料片起到三棱镜的作用,各部位零件组合后,放入五彩塑料小圆珠以及修剪过的塑料吸管,一个五光十色的光影世界就这样被制造出来。
为让理论知识有机融于“五美”课程,尚美技精的长宁中学“教育人”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扎染课程中,学生们感悟化学知识;“博物馆探究”中,丰富的地理常识、历史典故让同学们兴致盎然……寓教于乐的“五美”课程,实实在在地让学生们经历了赏美、思美、悟美、创美的教育,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能力,更让学生能够灵活巧用专业学科知识。
美育为笔课堂作纸,绘出学子乐生活。长宁中学致力培养具备“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和创造美”能力的学子。家长开放日活动是学校美育教育的有益尝试,目前已有所收获;在“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合力下,长宁中学还在继续前行,奋力探寻育人成材的真谛。 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