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历史
童真世界始终如一
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创办于1911年,前身为两所教会学校——进德小学和民德小学,1951年两校合并,隔年改制更名为公办福建南路小学,1957年再次更名为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并沿用至今。
2009年,位于白渡路的新校舍落成。百年历史积淀下,在“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与“创新、自主、和谐”的校风润养中,这里成长出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其中,不乏全国、全市的优秀教师及骨干教师。
迈入新世纪,学校为激发学生创造潜能,致力于引导学生从儿童视角观察大千世界,逐步形成了影视、摄影等一些传统特色项目。几年来,学校还开发了具有校本特色的 “三大精彩旅程”课程,包括:“小眼睛——大视界”视觉艺术之旅、“老码头——新外滩”社会实践之旅和“博物馆——DIY”传统文化之旅。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让学生们获得了更多体验文化和实践创作的机会,因而深受学生欢迎。
经过多年努力,学生在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才华尽显,成果丰硕。学校也因此先后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影视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摄影教学特色学校等荣誉。
多维载体
凝聚文创智慧结晶
少儿的各方面能力处于发展“进行时”,潜在的能力由谁来开发?除了家庭教育和启蒙,学校教育的作用至关重要,而承载带着教育目标的载体——课程,尤为重要。
近年来,学校进一步深化课程内涵,将绘画、摄影、视频创作等基础型、拓展性课程,与发掘文化资源的“老码头——新外滩”社会实践探究型课程有机整合,在本届视觉艺术节开幕仪式上,崭新的校本教材——《童心视界》正式首发。
除了别具匠心的校本教材,学校的卡通吉祥物——睛宝宝也闪量登场。“睛宝宝”不仅形象讨喜,还大有来头!学校小记者团成员向我们透露:“睛宝宝”的名字源于视觉艺术元素,五种不同颜色分别对应五色校徽中的一种,寓意学校在德育、科学、体育、艺术及实践活动中的育人目标——明是非、讲诚信、正言行;爱学习、善思考、勇创新;勤锻炼、耐挫折、强体魄;扬特长、懂欣赏、添才艺;能合作、会探究、乐公益。
童心视界
万千梦想天马行空
十六铺水岸中庭区,巨大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学生的“名画模仿视觉作业秀”、本届艺术节筹备花絮等精彩短片。公共空间的作品墙上,一边布置着学生的美术课堂作业,儿童画、水彩临摹画、线描画、中国画等;另一边布置着师生们拍自校园、拍自生活的摄影作品。学校每周五下午“睛”彩课程中富有创意的建筑模型、数字油画、钻石贴画、十字绣、珠绣等富有视觉艺术感的手工作业,也被展示了出来。
互动体验展区内,一场融入“校园风”的视觉体验和DIY创意活动正在上演。彩蛋居然可以幻化为栩栩如生的卡通人物?你能想到用吸管制作出一幅眼镜吗?在互动体验展区这片神奇的区域,童心视界,天马行空,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在孩子们的一双双小手下,普通小物件都好似被重新赋予了生命。一个手拿DIY彩泥作品的学生兴奋地跑来和我们分享起他的创意思路:“这些是我制作的京剧脸谱,看上去是不是特别有国粹范儿?”
“这次展出的所有作品全都出自我们学生之手。”学校教师介绍,“孩子们都有着无限的创造力,视觉艺术节创设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艺术的形式留存住孩子们每一次的奇思妙想。”
本届视觉艺术节历时7天,吸引了几十家教育单位、社区单位2000多人次共享艺术盛会,一百多名家长志愿者参与服务。所有展示作品撤回校园,还将组织义卖,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圆一个梦。
校园内外齐开动,亲子师生展风采,通透童心看世界,筑梦文创寄未来。在百年学堂厚重的历史沉淀与浓浓艺术创作氛围的感召下,怀揣文创梦想的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学子们已经起航,向成为一名快乐的创造者和探索者逐浪而行。 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