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聘上百人
仅9人入围
国内首个原创“十万个为什么探索馆”,大型车模、航模、船模赛场,无线电定向运动赛场……未来的宝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将成为本市最大的区域性校外科普场所,且项目几乎囊括所有的青少年科技活动。为此,中心列出了共计30个招聘岗位:专职科技教育教师8人,车辆模型、航空和航天模型、航海模型、建筑模型教师各1人,无线电业余电台测向1人、生物化学1人、物联网1人、陶瓷文化1人、科幻画1人、科普剧编导1人、女书传承文化1人……“前来应聘的大学生倒是有很多,去年就收了近两百份简历,其中不乏985、211等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但真正符合要求的却不多。”
参加招聘工作的老师说,他们想招一位美术教师,结果收到了上百封美术专业毕业生的简历,一经面试就发现,基本上都不太行。因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要从事的中小学生科技辅导,他们要的不是一般的只会绘画的美术老师,而是需要动手作画,比如雕塑、陶艺制作等,这个技能一下子难倒了普通美术专业的毕业生。
只会考试刷题
没有社会实践
负责筹建活动中心的宝山区青少年科技指导站站长吴强说,面试时有一道必答题,居然让不少应聘大学生十分为难,问的是“你从小有什么兴趣爱好和特长?参加过哪些科技、艺术、体育比赛?做过什么课题研究?”不料,越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越是面露难色,特别是一些来自偏远省市的大学生,明显是一直在应试教育的染缸里泡大的,许多人在中小学时代几乎没有像上海孩子那样接触过机器人、航模、科幻创作这样的活动。为此,这次活动中心在招聘时发给每位面试官一则提纲,明确列出了“不招录”的几种情况,第一条便是“只会考试刷题,从小没有什么兴趣特长,也没有参加过校外科技艺术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人”。
据记者了解,类似宝山区难招科技辅导教师的情况,在本市并非个例。而且,现行的教育人事定岗设置,也给像少科站、青少年活动中心这样的校外科技活动机构的专职教师招聘带来了被动。比如,这些单位需要招聘能够从事机器人奥林匹克项目辅导、数控项目辅导的教师,就需要从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但目前的校外活动机构定编都是照搬了中小学教师岗位设置,即只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传统”的教师岗位。如果校外活动机构要招一个电子技术教师,也只能让应聘者在进编考时挂靠在最相近的“物理教师”名下,并参加物理学科教学能力的考试。这对遴选和招聘到真正岗位对路的专项科技教师是不利的。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