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宗“罪”
拒载绕路态度差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如今的出租车良莠不齐:“以前差头司机,别的不说,随便报一条上海路名,他们熟门熟路。现在的司机很多路不认识,还要乘客带路。”市民表示一些司机的业务已不如从前。
而市民抱怨最多的无疑是出租车司机“拒载”行为。“有时候大雨天,看到很多车空车都不停,心都凉了。”还有市民更是表示,“有时候我上了车,一听说我的目的地,司机就直接喊我下车。”市民称“拒载”是出租车行业的顽疾。
有市民称自己初来上海对路不熟悉,同一路段,有司机开了30元,有司机却开了60元。“后来还是别的司机告诉我,我被绕路了。”
还有市民表示,“有的司机说不上几句就火冒三丈,态度很不好。”市民还表示,“这点专车司机的态度就好很多了。”
暖心事
拾金不昧送回皮夹
当然,也有不少市民坦言,上海“的哥”还是很可靠的。很多司机会在上车时讲好线路,会告诉你大致路况,“有时候还会和你聊聊天,也蛮有趣的。”
“出事的毕竟是个案,不能因此否定一个行业。”也有市民坦言,出租车行业确实存在害群之马,“但不少司机工作也确实很辛苦很敬业,内心还是很尊敬他们的。”
也有市民讲起了他遇到的暖心事。“有一次我掉了皮夹子,我自己也记不清是丢哪了。后来出租车司机,根据我的上下车地点,直接找到了我,把皮夹子还到我手里。”市民坦言,这样的“暖心的哥”在上海并不少见。
提建议
加强服务严格准入
在网络约车越发普及的今天,出租车行业也受到冲击。不少市民对如今的出租车行业提出了建议。
“毕竟是服务行业,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服务和业务。”市民称,加强对司机的业务培训,以及相关礼仪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拒载、挑客这样的行为应该严惩,而像一些正能量的司机就应该有所鼓励。”市民表示应完善行业的奖惩机制。
市民还表示,出租车行业也应该紧跟互联网的风潮,“出租车企业也可以拥抱大数据,更加完善自身的服务。”
也有市民称,“出租车公司也要严格准入机制,一些有过前科的坚决不能混进队伍。”
新民网记者 卞英豪 蔡黄浩 李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