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3: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6月1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沈复“五宜”养生法
刘锴
  文/刘锴

  沈复(1763年—1825年),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清代著名文学家,著有《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名著,包括《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全书真实地描写了普通百姓居家生活的种种际遇,其中涉及的养生妙道,有不少地方仍值得今人借鉴和学习。

  养生宜早。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人若待老而保生,是犹贫而后蓄积,虽勤亦无补。”他主张:“治有病不若治未病,疗身不若疗心,使人疗不若先身疗。”讲究的是“未雨绸缪”。事实证明,养生是一生的“事业”,而不是退休、晚年有充裕时间了,才想来注意的事情。

  养生宜安。沈复认为,人心最为灵动,不可过劳,不可过逸,惟读书可以养之。安心之法,在于调节喜怒哀乐劳苦恐惧之事。心城紧闭,外事无以动心,外邪无以入侵。心安,则身安;心劳,则心力交瘁,对于健康是大忌。

  养生宜常。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对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之术,进行了详细的记述:“晨入园林,种蔬菜艾草,灌花游药。归来吟古诗,临古帖,抚古琴。睡不在多,以神凝梦甜为佳。菜根粗饭,胜于珍馔。知己聚谈,小饮无醉。勤练太极,寒暑不侵。长此以往,乃祛病之方。”种种菜,养养花,练练书法,弹弹琴,这些生活中的琐事看似是细节,其实对于休闲养生是大有裨益的。

  养生宜乐。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记述,他曾请教乡里百岁老人长寿之术。寿星答曰:“余乡村人,无所知,但一生只要喜欢,从不知忧恼。”这种自寻其乐之法让沈复茅塞顿开。人不快乐时常怨环境,实根源在身心。为何同处一境,有人乐有人不乐呢?无论何等环境,都须从苦闷之中生出希望和快乐来。现代医学家也认为,人若高寿,须学会自己找乐。

  养生宜淡。沈复认为:“万病之毒,皆生于浓。”他在《浮生六记》中阐述道:“浓于声色,生虚祛病;浓于货利,生食餐病;浓于功业,生造作病;浓于名誉,生矫激病。浓之为毒,以一味可解,曰:‘淡’。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从安来?”不沉湎于声色犬马,不囿于名缰利锁,人就活得轻松,轻松则寿自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目击/街拍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3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4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沈复“五宜”养生法
艺术家濮存昕的养生之道
绞股蓝红花茶治脑卒中后遗症
调理饮食可防抖抖病
扫一扫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长命百岁C03沈复“五宜”养生法 2016-06-12 2 2016年06月1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