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时政·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援疆医疗队领队吴韬带领喀什二院脱胎换骨
~~~援疆医疗队领队吴韬带领喀什二院脱胎换骨
~~~援疆医疗队领队吴韬带领喀什二院脱胎换骨
~~~援疆医疗队领队吴韬带领喀什二院脱胎换骨
     
2016年06月1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上海7家大牌科室“搬”到喀什
援疆医疗队领队吴韬带领喀什二院脱胎换骨
邵宁
■ 上海援疆干部、喀什二院院长吴韬(右一)在工作中 资料照片
  首席记者 邵宁

  人物小传

  吴韬 1973年出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研究员,现任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党委委员、上海援疆医疗队领队、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曾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看病不用去乌鲁木齐了

  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瓦哈甫清楚地记得这样一件事,2005年,一位40多岁病人突发心肌梗死被送到喀什二院,医院为他联系了乌鲁木齐的专家。谁知飞机延误,等专家第二天到达时,病人已于前晚去世了。

  现在,这样的悲剧不会发生了。不久前,52岁的喀什维吾尔族妇女米娜瓦尔因冠心病入住喀什二院,心内科主任吾买尔江马上为她做了冠状血管造影检查,并施行了支架介入手术。康复中的米娜瓦尔高兴地说:“喀什二院变化真大,现在看病不用去乌鲁木齐了!”

  的确,无论是从原来的“二甲”到如今的“三甲”,还是从过去拥挤破旧的病房到现在的宽敞明亮的就医环境,甚至医生护理以及勤杂人员脸上的笑容,都让每一个病人感受到了喀什二院的变化。医院职工们说,这一切都离不开“上海来的吴院长”。

  遇到困难从不绕着走

  喀什二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从上海派出第七批援疆干部之时就启动了。吴韬2014年1月上任时,正值冲刺阶段。此时,医院新大楼的工程还在收尾阶段,外面环境也很乱,进门空地停满了汽车、电动车、三轮车、毛驴车,三五成群的小贩就在医院里面卖小吃……

  “那段时间心里着急啊,看到工程进展缓慢,恨不得从上海带个施工队来!”吴韬回忆说。好在他是个积极向上的人,遇到困难和挫折从来不会绕着走。他知道,要“创三甲”还是要调动全院1300名职工的积极性。

  经过动员,全院上下拧成了一股绳,从10月的“三甲”评审倒计时,确定时间节点。上海援疆医疗队在带来了高超医术的同时,按“上海标准”打造“三甲”,使得喀什二院脱胎换骨:全新的层流手术室、重症监护室、血透室、内镜中心、静脉输液配置中心、远程会诊中心一一配齐。而吴韬从早到晚都在医院各个科室、角落转悠,查找并解决问题,他甚至发现骨科的卫生间没有座便器……大约半年时间,他就能叫出所有医生和护士的名字,包括那些长长的维吾尔族名字。

  华山医院的神经外科、中山医院的心血管内科、长海医院的泌尿外科、新华医院的儿童听障诊疗、仁济医院的消化疾病治疗、红房子医院的妇科肿瘤诊疗、肿瘤医院的肿瘤治疗……人们大概想不到,上海这7家全国知名三甲医院的大牌科室,在喀什二院都有了诊疗中心。危重新生儿呼吸救治技术、单孔腹腔镜肾脏切除术、人工耳蜗植入术、口腔科人工种植牙技术……这些技术填补了南疆地区医疗空白。

  创“三甲”任务提前完成了,病人纷至沓来。吴韬对二院的绩效体系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年多运行下来,绝大多数职工的收入都有了提高。

  援疆工作要“授人以渔”

  “援疆工作要‘授人以鱼’,但更要‘授人以渔’,因为这关乎未来。”吴韬一直这么认为。喀什二院制定了一整套人才培养的规划和措施。医院与复旦医学院合作,计划在五年内培养三批研究生,共51人。国内顶级专家的指导、援疆医生的手把手传授,以及送去上海医院进修培训,都使当地医生的水平有了飞跃。

  中山医院教授、中科院院士葛均波连续3年带领上海心脏疾病专家团队,来喀什二院进行技术指导、临床示教等活动。如今,喀什二院心血管内科由原来的单一学科发展成5个亚学科,心脏介入、心脏电生理、射频技术等国内外前沿诊疗方法得到有效应用。

  二院心内科主任吾买尔江就是葛均波的徒弟。他说,从10年前不能做心脏介入等手术,到几年前可以“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开展,现在他们已经能独立开展冠脉造影、介入治疗、起搏器植入等手术了。

  来自上海仁济医院的医生顾乐怡花了大半年时间,为喀什二院建立了高标准血透室,要求医护人员按照最严格的标准检测透析用水质。如今,二院血透室的床位经常爆满,乌鲁木齐的病人甚至也慕名而来。“如果专家团队走了,肾病科会不会就此萧条?”为此,顾乐怡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给同事上专业课,传授从医20年的宝贵经验。那孜亚医生去年刚从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一年来,在顾乐怡医生帮助下,她不仅临床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在科研上也取得了成果。

  “我们不是一支传统的医疗队,不仅要看好病、做好手术,更重要的是把先进的医疗和管理理念带入医院。”吴韬经常这么说。医院核定床位是800张,在医院建新大楼时,有人提议,是否把床位扩大到1000张?吴韬却摇摇头:现在国际上的理念是,一个医院办得好不好,不在于床位多少,而在于运行、服务、质量和效益。

  那么,喀什二院的效益到底有没有提高?一组数据很能够说明问题:喀什二院的门诊量从2013年的18.7万人次,上升到去年的31万人次;手术人数从2013年的1.01万人次上升到去年的1.78万人次,而住院天数从2013年的10.9天下降到去年的9.5天。而医务人员的收入与三年前相比,也翻了番。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民生调查
   第A07版:民生调查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1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2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限购”了,名下有沪牌不能再拍
把上海7家大牌科室“搬”到喀什
优化资源配置 迎接二孩时代
第八批援藏干部启程
新民晚报时政·要闻A02把上海7家大牌科室“搬”到喀什 2016-06-19 2 2016年06月1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