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昔日上海民居围成米斗状 比石库门历史更悠久~~~
昔日上海民居围成米斗状 比石库门历史更悠久~~~
昔日上海民居围成米斗状 比石库门历史更悠久~~~
昔日上海民居围成米斗状 比石库门历史更悠久~~~
昔日上海民居围成米斗状 比石库门历史更悠久~~~
昔日上海民居围成米斗状 比石库门历史更悠久~~~
昔日上海民居围成米斗状 比石库门历史更悠久~~~
昔日上海民居围成米斗状 比石库门历史更悠久~~~
     
2016年06月2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昔日上海民居围成米斗状 比石库门历史更悠久
绞圈房子 未曾谋面却将绝迹
董纯蕾
  本报讯 (记者 董纯蕾)有一种比石库门年代更悠久、样式更地道的上海本地特色民居,眼看就快绝迹,你却也许还未曾谋过面。一度遍布城里城外的“绞(方言读音ɡáo)圈房子”如今在上海已所剩无几,这几天,一群上海老房子爱好者听说浦东即将大力发展特色民宿的消息,急着给有关部门写了一封题为《请给上海本地老房子一席之地》的倡议信。信中呼吁不要让绞圈房子消失殆尽,赶紧择其典型修旧如旧,建议在位于浦东新区周浦镇旗杆村平桥的顾家五开间绞圈房子筹设“上海绞圈房子博物馆”,还能打造成浦东特色民宿品牌和海派文化遗产保护典范。

  所谓“绞圈房子”,顾名思义,前后两进(或三进及更多)房子与厢房围合在一起,整幢房子就好像绞成一个圈。石库门是十九世纪中叶上海开埠后渐渐形成的,它成为近代上海民居的象征,不过一百来年历史,而绞圈房子至少有三四百年历史。史料显示,上海市区和广大郊区都存在过绞圈房子,历史上它曾经是代表性的上海民居。而现在,浦西已基本找不到绞圈房子,浦东也剩得不多。

  绞圈房子是一种很有美感的建筑式样,四面有房,绞圈而建;左右对称,庭心居中;悬山造型,黛瓦粉墙。从空中俯瞰,清晰可见其绞圈特色,且整个建筑呈现米斗状,寓意家族日进斗米兴旺发达。

  这群珍爱本土文化的热心人,近年来走街串巷苦苦寻找仍“健在”的绞圈房子。周浦旗杆村的顾家绞圈房子,五开间两进四厢房,据宗谱记载约建于1850年,是他们所见比较典型且保存相对完好的一幢绞圈房子。“为数不多的绞圈房子面临着‘生存还是死亡’的严峻问题。为了保护老房子文化历史遗产,上海应尽快从零星遗存的绞圈房子中筹设一个‘上海绞圈房子博物馆’。”

  (相关报道见A6版·民生速递)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2016法国欧锦赛安吉物流特约刊登
   第A17版:2016法国欧锦赛安吉物流特约刊登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复/康健园
   第B11版:康健园/保健
   第B12版:互动/新民健康
中国经济希望始终大于困难
闯红灯乱变道躲不过大家的眼睛
商务走廊交通升级 杨高南路迎首个工作日大考
网上订餐平台违法将吊许可证
理想耀中华 光芒永不灭
绞圈房子 未曾谋面却将绝迹
报头
广告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绞圈房子 未曾谋面却将绝迹 2016-06-27 2 2016年06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