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6月2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墙”裂的第一道“隙”?
卫 蔚
  卫 蔚

  这两天,围绕着英国公投,媒体从乐观、震惊、反思,演变成了“段子式”报道。这些报道,大家当成饭桌上的谈资也就罢了,若真以为一千多万投票要“走”的英国人都是“蠢、作、笨”,未免可笑。果真如此的话,曾经雄霸世界、至今仍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英国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其他国家的嘲讽。

  那么多英国人坚定地投票离开欧盟,我们可以批评他们排外、民粹;但欧洲各国不乏声援“脱欧派”的民众,“欧盟更需要反思”的呼声从未停止。

  欧盟的“高薪养廉”政策一直被各成员国诟病:最新数据显示,作为每年缴纳给欧盟88亿英镑会费的英国,它的首相年薪1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35万元),超过首相的公务员有319人,而在欧盟,挣得比英国首相多的至少有1万人。为欧盟工作,不仅工资优厚,每年还有30天全薪休假、5个月带薪产假和每月不低于约合人民币5000元的带薪病假;包括未婚伴侣在内的所有家庭成员均获得各项社会保险;未满26岁的子女可享受补贴,还能免费就读中小学;工作调动时,有高达2个月工资的安家费及每月至少400多欧元的外派补贴……

  “如此的高薪,造就的却是低下的工作效率和各种隐蔽腐败。”一个曾在欧盟工作的匈牙利朋友如此评价。欧盟的女议员们带着婴儿开会,审读议案时不停亲吻孩子或离开哺乳,是女性平等还是不专业的表现?要各成员国为难民买单,自己却在造了一个2.4亿欧元的新总部后、又要再造一个4300万欧元的欧盟博物馆,这是不是本末倒置?明明各国代表都能讲流利的英语,却养着一支媲美联合国、日薪900多欧元的口译员队伍,真的值得吗?接受高薪在任内“清廉”的高官,一旦卸任,立马进入私营部门,利用人脉关系、对欧盟机制及漏洞的洞悉,为所在公司利益游说,从而获得丰厚报酬,这是对“高薪养廉”的最大讽刺吗……

  “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看着微信群里,来自欧洲各国朋友你一言我一语的吐槽,不禁想到,英国的“走”,会是欧盟“墙”裂的第一道“隙”吗?以往靠嘴皮子的欧盟官员,这次能否动真格地进行机构改革,补上这条“隙”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专题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阳光天地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20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互动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墙”裂的第一道“隙”?
红十字会法大修应重在“律己”
别把企业社会责任当口香糖
所谓独立
“两不误”
英国记者看学区房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墙”裂的第一道“隙”? 2016-06-28 2 2016年06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