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6月2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英国记者看学区房
吴兴人
  吴兴人

  一位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在北京发现了一则经济新闻:一条“学区过道”贵过豪宅,只为上好学校。

  记者写道:这是一条布满灰尘的过道,凌乱的电线悬在头顶上开裂的混凝土结构上,但这条过道的价格却超过肯辛顿和切尔西的高端房产。它长7米、宽1.5米,售价150万元人民币。平均每平方米的价格,约合12.7万元人民币(1.4万英镑),而英国黄金地段的高端房产每平方米价格是1.13万英镑。这条过道的买家是一对带着一个一岁孩子的夫妇,他们在过道里搭了一间狭小的卧室,目的是便于将孩子送入北京第一实验小学。

  这位英国记者的新闻眼光不错。这的确是一则有价值的经济和社会新闻。他是抱着批评的态度看待学区房的。

  卖方和买方都明白,所谓学区房的价格,其核心并不是房屋,而是某些学校的“入学权”(或入学优先权)。而正是这个“入学权”的价格决定了学区房的价格。学区房的价格趋势,实际上只是入学权的价格趋势在房地产市场上的投影而已。

  旨在为孩子的人生起步阶段就为其提供最好条件的思想,导致在优质学校附近购买任何形式房产的需求猛增。但是,这种巨大的投入具有某种不确定性,也有相当的风险。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把孩子逼到竞争的起跑线上,我看也不是培养人才的上策。学区房有必要买吗?有识之士并不赞成。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回答道:“如果是我,我不这么做。我会把更多的精力,包括我家庭的财力放在改善家庭教育的品质和质量上。”

  自2015年以来,上海学区房政策发生了较大调整。去年静安区提出“一个门牌号一居住户,五年内只接收一学生”后,今年虹口、宝山、徐汇、长宁等区也纷纷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效仿了静安的“学区房新政”。因此,即使拥有了一间学区房,也未必一定进得了附近的“重点小学”。买了学区房,只是具备了随机派位的资格,能不能进,还得看学校的容量和报名的人数等。

  更多选择,更多欢笑。不同选择,同样可以获得欢笑。世界这么大,学校那么多,成才的天地那么广,孩子的未来充满了各种不同的机遇,别把眼睛总盯着一处学区房。为了孩子上一所好学校,结果让全家在狭小、幽暗的空间里生活,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也忽略了其他地方美妙的风景。此外,还要提醒家长们:与其听房屋中介的“忽悠”,还不如静下心来认真研究一下当下的政策,家长的眼光还是要看得远一点才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专题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阳光天地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20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互动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墙”裂的第一道“隙”?
红十字会法大修应重在“律己”
别把企业社会责任当口香糖
所谓独立
“两不误”
英国记者看学区房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英国记者看学区房 2016-06-28 2 2016年06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