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高温晴热剧继续“热播”,9时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拉响,白天最高气温仍然直逼39℃。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未来一周,本市仍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最高气温预计在36~38℃,不排除出现39℃以上极端最高气温的可能性。
今天一早,上海就已骄阳似火,马路上更是热浪翻滚。市民们直呼:走在路上人要热化了。年轻人躲进了空调房,老人家在公园绿地长凳上避暑,老城厢里孩子站在大脚盆里冲凉,阿婆摇着蒲扇期待偶尔袭来的穿堂风。
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邬锐说,在强大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之下,申城晴朗无云,太阳照射强,连日高温积累的热量也助力气温攀升。“盛夏季节出现频繁的高温天并不是异常现象,但今年梅雨季总体气温偏低,出梅后一下子热起来,让人有些不适应。”
邬锐说,由于副热带高压持续强势,未来八九天本市都可能和凉爽无缘,尤其是下周后期,极端最高气温继续达38℃左右,不排除出现39到40℃极端气温的可能性。“不过,申城要热到40℃是比较难的,就像昨天其实40℃也仅出现了几分钟时间。今起两三天吹起的东南风或许是个好消息,海上来的风将送来些许清凉,尤其是晚上体感会相对凉爽些,而26日后是否还有清凉,就得看午后雷阵雨是否给力了。”
资料显示,近30年以来,上海连续高温日数的最高纪录是2003年的19天。2013年和2015年出现了连续15天和12天的高温。在上海百年气象记录史上,日最高气温的极值出现在2013年8月7日,高达40.8℃。
市政府办公厅昨天已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区县、各政府委办局、各有关单位进一步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障广大劳动者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高温作业和高温引发的各类突发事件,确保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通知要求,加强对企业和室外作业现场防暑降温措施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事业单位严格执行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活用水、用电、用气正常供应;对养老机构,高龄、独居、困难老人,社会救济对象中的“三无”人员和“老、弱、病、残”等对象进行走访,帮助解决具体问题;确保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蔬菜市场供应。
昨天40℃的高温触响了今夏首个高温红色预警。有市民质疑,为何工作日似乎从不发“红警”?对此,气象部门解释,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以2013年为例,上海当年发布8个高温红色预警,其中7个在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