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本版列表新闻
“扫一扫”求打赏 “评一评”讨表扬~~~
“扫一扫”求打赏 “评一评”讨表扬~~~
“扫一扫”求打赏 “评一评”讨表扬~~~
“扫一扫”求打赏 “评一评”讨表扬~~~
“扫一扫”求打赏 “评一评”讨表扬~~~
“扫一扫”求打赏 “评一评”讨表扬~~~
     
2016年08月1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扫一扫”求打赏 “评一评”讨表扬
是服务妙招?还是消费“绑架”?
张钰芸 裘颖琼
  “如果您觉得我的服务不错,能否扫一扫二维码?”近日,上海部分知名连锁餐厅兴起“打赏”制度,消费者扫一扫服务员的二维码,就能打赏出3至5元。还有的餐厅则把某网站上的点评和员工年终考核相关联,出现了服务员“求求你表扬我”的一幕。但这样“强求”来的打赏和表扬,能否最终提高服务水平?还是适得其反,让消费者感觉被迫呢?

  “求打赏”“求点评”悄然兴起

  “如果您对我们的服务认可,请用手机扫一扫打赏我们的服务员……”在大华三路上的很久以前连锁烧烤店内,店内广播时不时会向食客们介绍“打赏”制度。一名服务员告诉记者,在公司的众赏平台上,员工们都可以看到“打赏”排名,“业绩好的员工一天最高被打赏了60多次。”

  “求打赏”,在南京大排档龙之梦店,这三个字直白地出现在门口广告牌,和每一桌的桌牌上,还配有一段解释:“如您对服务感到满意,使用微信‘扫一扫’服务人员佩戴的二维码,向为您服务的人员打赏3元。”不过一名领班告诉记者,如果不主动向消费者提及,很少会有人打赏,“一天下来10个也没有”。

  除了“扫一扫”,消费者们还会被要求“评一评”。“有一次去某饭店吃饭,结束用餐时服务员要求我在某网站上评价她的服务,而且还不能少于50字。”陈先生觉得哭笑不得,吃个饭还给布置作业?在一家重庆火锅店,仇小姐也被迫打开手机,留下了对服务员“倪阿姨”的评论,“她说评论多少和她的年终考核挂钩”。

  担忧被“面子情结”所“绑架”

  面对部分餐厅兴起的“求点评”“求打赏”,有市民认为可以提升服务质量,但也有不少反对声音。更有市民提出,“面子情结”会让这些要求成为消费者的负担。

  “餐饮费中已经包含了服务,为什么我还要额外支付?”市民冯先生前两天刚刚光顾了一家“打赏制”餐厅,但他却没有“扫一扫”。“点菜、倒水、换骨盆,这些服务都是应该提供的,为什么要额外打赏呢?”市民陈先生也觉得,对于一些“中规中矩”的服务,还是会断然拒绝别人的打赏要求。他还指出,有些“打赏”牌是挂在服务员的胸口位置,拿着手机对着异性胸口扫码很尴尬,“尤其是扫了半天还扫不出”。

  而白领马小姐则认为,如果服务员提示她“说点好话”、“付点小钱”,很难当面拒绝。“如果他当面提出来,就不好意思拒绝了,但心里总归不太舒服。”还有市民认为,这是一种绑架式的消费。“中国人往往有‘面子情结’,不打赏显得自己很小气,如果有宾客在场更是尴尬,只能选择‘扫一扫’。”

  业界:提高服务质量不能光靠“强求”

  “现在餐饮行业的服务质量普遍不高,‘打赏制’、做点评既是商家的营销手段,加强和消费者的互动,也是提高服务水平的一种方式。”上海餐饮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金培华认为,由于流动性太大,餐饮行业的服务技能逐年下降,服务员“退化”为传菜员,用这类方式激励服务,是一种无奈之举。

  “介绍菜式、换毛巾、倒茶水、换骨盆,都是包括在餐费里的服务,但现在有的服务员连菜式都介绍不清楚。”上海烹饪协会秘书长陈娟娟则认为,这样“搭僵”的服务水准,应该是“警示”餐厅提前做好培训,严格要求,而不是让消费者打赏,或者“强迫”说好话,来倒推其服务水准的提升。“如果基础打好了,再搞一点特色服务,比方说代客叫车,再提小费不迟。”

  本报记者 张钰芸 裘颖琼

  欢迎读者扫描右上角二维码下载新民邻声APP,进入话题板块对本文进行评论互动,部分优秀点评将刊登于明日本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3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4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5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6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科普
   第B0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12版:人物/新民环球
是服务妙招?还是消费“绑架”?
家长扮演什么角色
“马路杀手”助动车
“音乐午茶”精彩演出
教授专家志愿者热心相助
传达民情 汇聚民意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A07是服务妙招?还是消费“绑架”? 2016-08-15 2 2016年08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