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4:老三届/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9月2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夜宿乱坟岗
周佩铭 陈抗美
  1969年秋末初冬的一个下午,我们几个上海知青从安徽省的濉溪县县城徒步赶往60里外的某生产队——我们下乡在这个生产队。天公不作美。当我们朝西走了3个多小时后,老天下起了小雨,而这一下就没有停止过。此时,夜幕已经降临。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土路上,借着微弱的夜光朝“家”的方向摸索地走去。

  也不知走了多长的时间后,我们迷路了,因为我们不知身处何地。周围一片漆黑,看不到一丁点的村庄所散发出煤油灯的灯光。此时的我们又累又饿,还有点慌张。为了保存体力和镇静大家的情绪,周佩铭决定让大家原地休息。可是,周围都是泥泞的土路或者田地,让人根本无法坐下来休息。正在此时,有位同学看到旁边似乎有几个“土墩子”,便招呼大家各找一个“土墩子”蹲了上去。尽管“土墩子”也是湿漉漉的,但好歹要比站在泥泞不堪的土路上强一些。就在我们刚蹲上“土墩子”不久,大家就被强大的“瞌睡虫”给打倒了,很快就在“土墩子”上采用蹲姿睡着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周佩铭被一阵寒风给吹醒了。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小雨也不知是何时停止的。他打着哈欠从“土墩子”上下来后揉着眼睛朝四周随意地看了看。这一看不要紧,看后顿时把他给吓了一大跳:原来我们昨晚所蹲的“土墩子”并非什么“土墩子”,而是乱坟岗里大小不一的坟头!而且有好几个坟头都已经开裂了,露出里面破烂不堪的棺材板。周佩铭连忙叫醒还在坟头上酣睡的那几位同学。当他们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居然是在坟头上过夜的,一个个就像触电一般赶快从坟头上跳了下来。我们相视片刻后突然一起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大家浑身上下都已经湿透了,头发乱糟糟无精打采地耷拉着,两眼通红,本来已经是菜色的脸上不仅有雨水的残留还有不少小泥点,大家活脱脱地像刚从地狱中逃脱出来的“牛头马面”。

  太阳从东方冉冉地升起来了,大家极目朝西的方向望去:嘻嘻,我们所下乡的那个生产队距乱坟岗不足500米的距离!

  周佩铭  陈抗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跨界/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特别报道
   第A13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特别报道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家装专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瘸洋驴”变奏曲
黑土地上的白毛女
夜宿乱坟岗
关注“新民银发社区”
新民晚报老三届/金色池塘C04夜宿乱坟岗 2016-09-25 2 2016年09月2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