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0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征交响曲》再奏宏伟乐章
曹 畏
郭新洋 摄
  ◆ 曹 畏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胜利,9月30日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上交的2016-2017年新乐季的开幕演出,举办的是以“纪念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为主题的专场音乐会。演出的重点曲目为著名作曲家丁善德于半个多世纪前创作的《长征交响曲》,由他的外孙上交音乐总监余隆指挥。说起《长征交响曲》,不由得使笔者想起一些往事。

  1959年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之际,陈毅元帅对音乐界的人士说,纪念碑的十幅浮雕可以写成音乐作品。陈毅元帅的话激发了音乐家们的创作热情。上海的一些作曲家闻风而动,纷纷投入与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内容相关的音乐构思和创作。在建国十周年后的几年内,陆续有王云阶创作了《第二交响曲“抗日战争”》,瞿维创作了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刘福安、卞祖善、马友道、程寿昌合作创作了《“八一”交响诗》。而丁善德则以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为题材,创作了一部史诗性的大型交响乐作品。为创作这部史无前例的力作,时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的丁善德在安排和做好繁重的教学领导工作之时,即多次深入当年红军经过的艰险地区,重走长征路感受红军情。通过音乐采风和深入生活,选择和概括了长征途中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吸收了各地的民歌民谣素材,以丰富多姿的音乐表现手法,于1961年先创作完成了《踏上征途》《红军是各族人民的亲人》《飞夺泸定桥》前三个乐章。当时著名指挥家、上交老团长黄贻钧得知老友丁善德以长征为题材,创作《长征交响曲》,非常兴奋,而且看了前三个乐章的总谱,说非常喜欢这部作品,表示要在此年5月第二届“上海之春”中作为上交参加此届音乐盛会的专场音乐会主打曲目。那时黄贻钧家住在虹口区,为了早日熟悉《长征交响曲》前三个乐章的总谱,他在来回乘车的车上,便在心中默默背诵这部作品的总谱。他还几次到丁善德的家里,商谈排练这部作品的各种事宜,讨教乐曲指挥的处理,并催促丁善德把后两个乐章创作完成。1962年5月,黄贻钧终于指挥演出了丁善德创作完成的全本《长征交响曲》。丁善德完成的第四乐章和第五乐章,分别是《过雪山,过草地》、《胜利会师》。连续两年演出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在上海音乐界和广大听众中引起了巨大反响,给予了高度评价。

  黄贻钧对这部开拓创新的杰作情有独钟,他在应邀去北京指挥中央乐团音乐会时,也把《长征交响曲》作为重点推出的曲目。回到上海后,黄贻钧即指挥本团录制了《长征交响曲》的唱片,并流传到了海外。著名华裔指挥家林克昌就曾指挥过日本名古屋交响乐团演过《长征交响曲》,也灌录了唱片。丁善德和黄贻钧合作排练和指挥演出《长征交响曲》的过程,还被上海电视台拍成专题纪录片播放,从而留下了两位德高望重、各有建树的音乐大家亲密合作的一段佳话。

  对《长征交响曲》艺术成就的评价,著名音乐理论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钱仁康早在1961年此作在“上海之春”演出后,就在《人民音乐》以《听<长征>交响曲》为题著文作了历史性、赞誉性的结论,其中提到“这部交响曲既有具体情节性,又能集中地刻画形象,标题内容和音乐语言都很通俗易解,在群众歌曲和民间音乐素材的交响化方面,在解决交响化和群众化的统一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就”,“这部作品是近年交响乐曲创作中可贵的收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跨界/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福彩专刊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B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B06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8版:专版/国家艺术杂志
超越自我的穆特
《长征交响曲》再奏宏伟乐章
席夫与木偶表演
天象亦尽意
新民晚报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B04《长征交响曲》再奏宏伟乐章 2016-10-08 2 2016年10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