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德奥音乐之旅(三)
~~~——德奥音乐之旅(三)
~~~——德奥音乐之旅(三)
~~~——德奥音乐之旅(三)
     
2016年10月0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席夫与木偶表演
——德奥音乐之旅(三)
任海杰
  ◆ 任海杰

  此次德奥音乐之旅,以欣赏歌剧为主,也听了音乐会,主要是匈牙利钢琴大师席夫的音乐会,还有两场管风琴演奏。

  先说席夫,席夫的大名鼎鼎,已不用多介绍了,几年前他在上海音乐厅的独奏音乐会,轰动沪上,至今成为美谈。8月3日,我们在萨尔茨堡的莫扎特协会音乐大厅欣赏了他的钢琴音乐会。顺便说一句,人口才约十五万的萨尔茨堡,演出场所之多,观众人气之旺,令人难以想象,不愧为世界闻名的音乐之乡。那天听席夫的音乐会,因为有多处剧院差不多同时有演出,我们又人生地不熟,差点跑错场所,几乎是在开演前几分钟,才终于找到莫扎特协会音乐大厅。看上去那是个老建筑,两层,约近千人座位,舞台比较高。音乐厅虽不大,但舞台中央的上方居然有管风琴,古色古香。

  席夫钢琴音乐会的形式非常独特,颇富创意,我们以前闻所未闻。他先演奏了舒曼的《蝴蝶》和德彪西为爱女所作的《儿童乐园》,接着舞台上出现了有趣的场景:因为《蝴蝶》是舒曼当年读了作家约翰·保罗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妄自尊大的时期》的最后一章“幼虫之舞”后,有感而发创作的钢琴组曲,所以音乐会由木偶演员上台“还原”演出小说中的故事场景,席夫则坐在舞台左侧,根据剧情、配合演员,再次演奏了一遍舒曼的《蝴蝶》,真是风趣生动,别开生面。

  下半场,更是一台木偶大戏:德彪西的《玩具箱》。《玩具箱》先有钢琴版,后由德彪西改编成管弦乐,描写了丑角木偶波利斯奈尔、少女木偶和士兵木偶的爱情争斗故事,因为情节都发生在一个大玩具箱里,故名《玩具箱》。席夫依然坐在舞台左侧,用一架钢琴为木偶戏配乐,甚至成为其中的一员——演出刚开始,席夫就做睡眠状伏在钢琴上,后被一位木偶演员“唤醒”,才进入钢琴伴奏状态。整台演出,木偶戏的精彩幽默,妙趣横生,令观众不时发出轻微会心的笑声;席夫的美妙琴声、甘当绿叶的胸怀,则更令人赏心悦目、肃然起敬。音乐会结束,席夫和木偶演员谢幕,席夫依然得到了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据说,为了拓展古典音乐的观众面,席夫近年来已多次作过这样的“跨界”尝试,受到好评。本场满座的热情观众,几乎都是为了席夫而来的。这种形式的音乐会,对我们国内同行来说,不无启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跨界/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福彩专刊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B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B06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8版:专版/国家艺术杂志
超越自我的穆特
《长征交响曲》再奏宏伟乐章
席夫与木偶表演
天象亦尽意
新民晚报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B04席夫与木偶表演 2016-10-08 2 2016年10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