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0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舅甥书法情
华振鹏
  ◆ 华振鹏

  在一次书法名家的展览会上,见到了久违的老书法家黄迈人先生。我们边观赏边交谈,临分手了仍意犹未尽,相约改日到他寓所再叙。就我而言,由于迈人兄是王个簃外甥,平时又来往密切,很想从他那里了解到王老更多的轶事。于是不久后,我们又见面了。

  果然,我一进门便看到一件王老书赠迈人兄的信函,写在印有“霜茶阁”(王老室名)的笺纸上,谆谆教诲他务必认真对待书法艺术。就这样,我们的聊天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

  迈人兄1937年出生于海门的书香门弟,父亲对字画之道颇有研究,收藏甚多。受家庭熏陶,他自幼便对写字画画兴趣浓厚。而此时的王个簃,早已离开家乡,随侍吴昌硕左右学习诗书画印,后来则任上海美专国画系主任,在书画界享有盛名了。一直到1957年,黄迈人作为上海乒乓球队知名运动员,才初次见到舅父王个簃。

  迈人清楚地记得,那时舅舅住在愚园路,后门正对中山公园。舅舅家在三楼,有一间画室,一间卧室。对这位爱好书画的外甥,王老很是高兴,嘱咐他常来走动。从此,舅甥两人常相往来,叙亲情,论艺术,一谈半天。不过,一直要到上世纪70年代末,黄迈人才真正投身于书法篆刻艺术之中。

  迈人兄告诉我,许多年来,他遵循舅舅制定的学艺途径,从汉碑入手,专攻篆隶,精研石鼓文。他每天用五六个小时,一遍遍临写《史晨》《乙瑛》《张迁》等碑以及石鼓文,写完交舅舅批改,再布置下一次作业。所谓业精于勤,随着时间推移,黄迈人书法越来越精纯,呈现出吴门的精髓。这让王老十分欣喜,说外甥书法厚、重、大、拙,有雄健苍劲,豪放自然的特点。为了见证自己学书的过程,当年王老批改过的厚厚一叠作业稿,至今迈人兄依旧很好地保存着。

  王老对自己的外甥怀有很高的期望,常常说他天赋很好,每次与外甥见面,不光指点书艺,更讲解书法理论,端正学书态度,有针对性地开小灶。有时想起了什么问题,他便随时提笔,写信告之。这几十通信函里,同样凝聚了王老望甥成龙的拳拳之心。如王老在一封信函(见图)中叮嘱外甥:题款不能潦草,叮嘱他别把写字当消遣,而要视作成就一件无比大事。信的最后便指出:“写字生要成熟,硬要写到软。”

  迈人兄没有辜负乃舅期望。现在,他已经是上海书协会员和吴昌硕研究会理事。即便到了耄耋之年,艺有所成,他依旧手不停挥,致力于继承、弘扬吴门书风。与此同时,他研究书法史和书法理论,阅读古代史和近现代史。他说:“我永远会记得舅舅的话,把书法作为成就一件无比的大事,而不仅仅是消遣而已。”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跨界/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福彩专刊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B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B06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8版:专版/国家艺术杂志
蟾蜍杂项拾趣
舅甥书法情
陆康隶书的金石气与装饰味
再现漆画辉煌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B06舅甥书法情 2016-10-08 2 2016年10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