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0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再现漆画辉煌
王晓君
  ◆ 王晓君

  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代,中国先民已造出了漆器,那时使用的漆液里已经掺和各色颜料,有的还在漆器上粘贴金箔和镶嵌松石。

  当今,如何传承并焕发这门古老艺术的活力,给诸多漆画家出了一道难题。中国大漆艺术的领军人物、全国工艺美术行业理事会副理事长范福安以他的作品有力地解答了这道难题。

  2015年,是中国、丹麦建交65周年及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75寿诞。范福安受文化部之邀,为玛格丽特女王及王夫亨里克亲王精心创作漆画肖像。范福安通过油画形式介入创作了玛格丽特女王及亲王肖像。按老工艺,范福安在原木胎上打磨、上漆、贴麻……经几十道工序后,他再以大漆、金粉、银箔、玉石、钻石、贝壳、蛋壳、朱砂等纯天然材料绘画。女王肖像(见图)基于暖色调,亲王用冷色调。范福安说:“用暖色调可体现女王高贵、雍容的女性魅力,用冷色调可体现亲王含蓄优雅,温文大气的风度。两画相合,琴瑟和谐,象征着他们相知相伴、天长地久的恩爱。”在整个漆画中,我们能体味到色彩及块面的油画感,然而漆画的审美印记又牢牢地扎根在你的心中,如用大漆勾勒的女王的白发蓬松有质感,纯金着色的服饰,珠光闪闪的耳环或镶嵌,或堆漆,或漏刷,艳丽而幽雅。作为国礼送给女王的两幅漆画作品倍受女王及亲王的喜爱,他们接见了范福安并询问了漆画的历史,当女王得知漆画在中国已有七千多年历史及漆画创作的工序时,她十分高兴地说:“我登过万里长城,到过荣宝斋,我喜欢中国。”

  还有一幅“恭王府海棠”漆画,更是引人注目,它是与中国画完美结合的典范,缥绿色的叶子与胭脂点点的海棠花摇曳枝头,在黑漆为底色的衬托下,光彩夺目。色彩本已很丰富的漆画加上镶嵌的螺钿、贝壳、金属等材料,画面上的色泽鲜艳得令人叹为观止。

  同样,范福安也将版画艺术的平面效果与漆画中的镶嵌技术相结合。他的以家乡为背景的宏村系列漆画便深得当地居民的喜欢。范福安将粉墙黛瓦马头墙、民居祠庙及牌坊一一列入自己的漆画之中,范福安说:“家乡有伴我读书的青绿山水,也有供我成长的烟熏火燎的厨房,更有我美好的童年及任我遐想的少年……我用版画式的漆画,单纯地,概括地,明快地展示我的心声:一来表露自己的思乡之情,二来弘扬新安漆画的古声,三来进一步寻找漆画与其他画种有机的结合点,让漆画韵味更浓……”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跨界/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福彩专刊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B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B06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8版:专版/国家艺术杂志
蟾蜍杂项拾趣
舅甥书法情
陆康隶书的金石气与装饰味
再现漆画辉煌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B06再现漆画辉煌 2016-10-08 2 2016年10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