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荣获一枚银奖
第二轮比赛在观众的热望中拉开了帷幕。《蹬板凳》要上场了,为了保证演出成功,徐志远对节目组的演员们寄语:“你们尽管放开手脚,我来当你们的助演!”程海宝说:“我也是你们的助演!”这时,节目编导孟昭鹏也挺身站了出来:“还有我,我来为你们拉保险绳!”
在观众的期待中,中国代表团报送的参赛节目《蹬板凳》又一次登场。跳翻、蹬翻,动作一个比一个炫目,卢立新和沈凝的表演,毫无破绽,天衣无缝!观众们近乎“疯狂”的呐喊、狂叫、掌声和跺脚声响成了一片。
12月9日晚上,摩纳哥大公要宣布得奖名单了。程海宝的心情是比较复杂的,《跳板蹬人》和《蹬板凳》这两个节目,究竟能不能出线,谁的赢面更大,更有希望成为这一届“金小丑”的得主?说实话,他的心里没底,代表团所有人的心里也没底。
现场,安静了下来。大公宣布:经评定,第十届蒙特卡洛马戏杂技节“金小丑”奖,颁发给中国的《蹬板凳》节目。全场再次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还有“咚咚”的跺脚声。
上海团没有抱回“金小丑”。这届比赛,《跳板蹬人》荣获了一枚银奖:蒙特卡洛城市奖。程海宝的心很不平静,他既为《蹬板凳》获得大赛最高荣誉而鼓掌,又为上海团没有荣获“金小丑”奖而感到失落。他想,平心而论,我们尽力了。《蹬板凳》的表现,可圈可点。虽说,《跳板蹬人》临场发挥得也不错,但并非尽善尽美。
程海宝陷入了沉思。按惯例,蒙特卡洛国际马戏杂技比赛分为两大赛区,一个是成年类赛区,另一个是金K奖国际少儿赛区。成年类赛区的场地是用木屑掺和泥土铺设的,适合马戏和驯兽类节目表演。《跳板蹬人》的弹跳性强,在这样的场地进行表演,压制了演员们的正常水平发挥。北京和蒙特卡洛的时差有六个小时。程海宝一行到达蒙特卡洛,为了“倒时差”,尽快适应现场气氛,他打破常规,并没有让节目组的两个“尖”到宾馆去休息休息,而是像平时那样让他们放松放松,比如兜兜马路,看看风景。可是,到了晚上11点,比赛开始,演员们还是不适应。
“当然,这些都是我们没有发挥应有水平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而且是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我们的个别演员心理素质失常,应该拿到手的大奖没有拿到,这是遗憾的。”程海宝说。
地中海风平浪静,阳光洒在海面上,碧波浪里,有道道金光跟着海水涌动,看着醉人的景色,程海宝默无一语。他在海边站立了好长一会,心里说:“蒙特卡洛,我会回来的。”
第十届蒙特卡洛马戏杂技节过去了整整12年。1993年6月17日,著名杂技演员潘素梅病逝,终年52岁。之前,潘素梅的自我感觉就不是太好,冥冥中,她似乎有一种预感:自己莫非得了癌症?终于,有一天去医院检查,医生对她说出了实情。
一天演出开始前10分钟,潘素梅发现自己便血,心里咯噔一下,可什么也没声张,照旧演出。第二天,她匆匆到医院检查,从医生严峻的神色里感觉不妙,“是癌症?请如实告诉我。”医生说了实话。她回到杂技场,对同伴们说,今天不练功了。这在她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没人相信潘素梅真的会得病。晚上的演出,人们来征求潘素梅《跳板蹬人》上不上?“上!”潘素梅二话没说,带着同伴上了舞台。一连演了三天,直到医院来了立即住院的通知。
潘素梅8岁随父学艺,9岁在上海大世界登台演出,14岁演出著名杂技节目《钢丝前滚翻》,赢得观众叫好。到逝世这年,她的杂技艺术生涯长达43年,一生演过的代表性节目有《走钢丝》《蹬伞》《扛梯》《跳板蹬人》等,为繁荣上海的杂技艺术鞠躬尽瘁。她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亚洲、非洲、美洲、欧洲等20多个国家,是新中国杂技演员中的一个杰出代表人物。为了表彰她的杰出艺术成就,中国杂技家协会在1992年颁给她中国杂坛的最高荣誉奖:“百戏奖”。她的英年早逝,是上海杂坛,乃至中国杂坛的一大损失,消息传出,上海杂坛不胜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