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杨勇介绍,“263”专项行动中的“2”就是“两减”,即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和减少落后化工产能为重点,调整江苏长期以来形成的“煤炭型”能源结构、“重化型”产业结构,从源头上为生态环境减负。为什么要“减煤”“减化”?杨勇称,燃煤产生的PM2.5已成为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因子,迫切需要减少煤炭消费总量,调整能源结构。江苏省现有化工生产企业6300多家,项目低端、工艺落后、布局不合理等问题突出。化工企业的落后产能已成为江苏省污染物排放和环境风险隐患的主要来源之一。
“六治”就是针对当前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最突出、与群众生活联系最紧密、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六个方面问题,重点治理太湖水环境、生活垃圾、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和环境隐患。
“这六个方面问题,都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必须铁腕治理,综合施策;治理这六个方面问题,都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必须多方面齐抓共管,多领域协同并治。”杨勇表示,“六治”的目标是到2020年,太湖湖体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稳定保持在Ⅱ类,总磷达到Ⅲ类,总氮达到Ⅴ类,流域总氮、总磷污染物排放量均比2015年削减16%以上,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设区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70%,全省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设区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治理率达到90%;全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削减20%以上;环境风险隐患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
在“263”专项行动中,江苏还将“三提升”:提升生态保护水平、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提升环境监管执法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还将专门成立“263”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由省长石泰峰担任组长、21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集中办公、实体运行。此外,江苏还将建立督查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对推进不力、未完成年度重点任务、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恶化等一查到底、严肃追责,全面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加强公开曝光、查处力度,规范环境执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