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降温让市民外出吃火锅成为热门之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老年科副主任医师王臻楠提醒,吃火锅尤其热火的“麻辣”味对肠胃“杀伤力”很大,因此需提防“火锅病”。
王臻楠提醒,火锅的辛辣味道及过烫时吞咽食物最先刺激的是食道,接着胃、小肠等,严重刺激食道黏膜、胃肠壁黏膜,造成胃粘膜炎症反应,引起胃酸和胀气,容易引发食道炎、胃炎,上腹部隐痛。而有便秘或痔疮“前科”的患者,吃火锅时更要嘴下留情。因火锅食味浓及香料多,刺激直肠肛门部位黏膜,使血管充血扩张,可导致痔疮发作或加重,辛辣刺激则使便秘患者更加“添堵”。另外,冬季吃火锅吃上两三个小时也很常见。如此长时间“作战”,对胃肠道的耐力是个极大的考验,容易使胃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不停地分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发生腹痛、腹泻,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慢性胰腺炎等疾病。
在食材的选择上,不少人喜欢各种动物内脏、海鲜、羊牛肉等,许多人为追求鲜脆嫩滑的口感,食物在火锅里烫一下就吃。这样的吃法除了造成消化不良外,潜藏于食物中的细菌、寄生虫卵会随食物吞入胃肠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而动物内脏、海鲜、肉类都是尿酸较高的人群诱发痛风的“罪魁祸首”。王医生建议,吃火锅要做到科学搭配,生熟有序。羊肉性温热,吃多了容易上火,因此涮羊肉时最好搭配些蔬菜,不仅能消除油腻,还能补充人体维生素的不足。肉类要煮熟,不要只贪图吃鲜嫩,尤其是生肉、生鱼切忌往锅里一烫就立马捞出来吃。在吃之前建议先吃一点淀粉类的食物,比如土豆、红薯等,既能控制自己的食量,还可以保护肠胃。
很多人有爱喝火锅汤底的习惯,王臻楠指出,这个习惯十分不好。她表示:“火锅汤底由于放了各种食料,且加热时间较长,反复涮煮,食物中的嘌呤溶于汤中,汤中的嘌呤含量很高,且汤本身偏油、偏咸,含有很多亚硝酸盐,实在不能喝。”
此外,近来不少火锅店都推出了加入中药材的养生锅,号称这样吃既健康又美味。然而,王臻楠指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养生锅底。加入中药材,还应针对自我体质食用,反之可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