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治疗包括控制体重、降压、控糖、降血脂、戒烟等危险因素的控制,行走锻炼,抗血小板和扩血管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则需要进行复通血管的手术治疗。随着腔内治疗技术的发展,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已成为下肢动脉闭塞症手术治疗的首选方式。
一说到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很多人都以为就是放支架。这是由于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这一治疗模式一直以来的确是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主要治疗方式,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随着血管腔内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理念的不断深化和治疗器材日新月异的改进,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微创治疗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支架植入。血管外科医生可以针对不同性质、不同位置、不同程度的病变,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和器具进行血管的复通。
对于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引起的血管闭塞,可以选择外周斑块切除系统、特殊球囊来恢复血管的通畅,如SilverHawk(第一代)和TurboHawk(第二代)外周斑块切除系统。药物涂层球囊(DCB)是目前国际最流行的一种非支架治疗技术,可以大大减少支架植入的比例和长度,进一步提高疗效。
除了上述针对硬化斑块引起的血管闭塞的治疗新方式以外,对于因血栓栓塞引起的血管闭塞,则可以选择取栓、溶栓、吸栓、切栓等多种方法恢复血流通畅。目前,血管外科医生已经可以应用更加微创、不需要作手术切口的方式来治疗血栓。与导管溶栓相比,新型吸栓和切栓系统能够更快地复通血管,特别适合于年龄大、身体差、缺血重的患者。
血管腔内治疗发展到今天,外科医生手中的“武器”越来越多。随着特殊球囊、导管溶栓、减容装置等新器具的相继发展应用,目前血管腔内治疗已经从单纯的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发展成为融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斑块旋切、动脉内溶栓、吸栓、机械血栓切除等多种技术的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病变情况结合使用,进而提高疗效、改善长期通畅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截肢率。
包俊敏(教授、主任医师) 陆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