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反应各不相同
市民高女士近期就在家门口装上了一个监控探头防盗,探头与家里的电脑相连,可以随时通过电脑屏幕对楼道内发生的事进行监控。高女士装这个探头原本是为了防盗,但出乎她意料的是,监控探头装上不久,盗贼还没有上门,隔壁邻居就上门了。
邻居说,高女士安装的监控探头正对着楼梯,他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回家,乃至家里来了什么人,都在小高“监控”中,每次上下楼梯,都感觉有一双眼睛盯着自己,不但不舒服,还担心高女士将监控内容发布到网上,泄露其个人隐私。在高女士不愿拆除监控探头后,邻居还投诉到了居委会、物业等多个地方。结果,就因为这个探头,原本不怎么好的邻里关系居然雪上加霜了。
不过,同样是在家门口安装监控探头,另一市民田先生不但没有遭到邻居反感,还得到了邻居赞许。他的邻居说楼道里多一个探头,就对盗贼多了一张防护网,会更为安全。
私人装探头规矩待定
市民范先生认为,探头装在自家门上,监控范围只要是在自家这一侧,邻居就不好指责。
但另一市民曾先生有不同意见。他说公共楼道不能说在谁一侧就由谁说了算,因为出行时不是说谁就只能走哪一侧。何况,在有的小区里,有的业主还必须经过邻居门口才能出入自家的情况,因此,装不装探头,监控方位怎么设制,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只是安装的一方说了算。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星海律师介绍,我国法律对私人安装摄像头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未对是否侵犯隐私权有明确界定,私人安装摄像头是否需要报批备案和批准目前属于空白领域。
赵星海律师认为,如果个人安装摄像头是为了保护个人家庭财产安全,那么拍摄的范围应当仅仅涉及个人生活空间和公共场所的合理范围内。如果安装摄像头的拍摄范围涉及他人的私人生活空间,室内、院落,窗户等相关区域,就有可能侵害到他人隐私权。
同时,安装监控摄像头应尽量限制在自己的生活空间内,如果出于防盗、取证等原因一定要安装在外面拍摄公共场所的,则对拍摄内容一定要小心使用。对于拍摄到的视频内容涉及他人的内容的部分,都要注意保密。如果在未经被拍摄者同意的情况下,随意将拍摄内容外传,很有可能构成侵权,引发民事纠纷。
不得侵犯他人隐私
据了解,为了规范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建设、使用和管理,维护公共安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即将于明天结束。
该《征求意见》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等合法权益,社会公共区域的视频图像采集设备的安装位置应当与居民住宅等保持合理距离。
法律专家认为,“合理距离”在法律上是不确定的法律概念,这个距离不仅是物理上的概念,还包括对辨识度和清晰度的判断。距离是否合理,最终应以是否能保护个人隐私为标准。 本报记者 罗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