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新年,原本应该与所有的春节一样,喜庆祥和。但是,一个游客无视动物园的各种警示,不购票,翻过架设着铁栅栏的高墙,闯入虎山。结果,当着妻儿和无数游客的面,惨被老虎咬死。
老虎最终被击毙,然而它的利齿撕裂了人群。有的人标举“人权第一”,主张死者为大;而高举“规则”的人似乎更多,认为老虎无辜。我无意在此加以评论。我只想表达一点担忧,提出一点建议。
多元的声音和争论,是现代社会的正常样态。然而,这并不等于说,在一些基本的问题上,社会可以没有共识。尖利的虎牙夺取了最宝贵的人命,同时也无情地撕开了社会缺乏共识的真相。这才是令我深深担忧的。
人的生命至高无上,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难道不已是举国一致的共识了吗?当时郑重提出,人的生命最宝贵,不提倡为了“保护国家财产”而“英勇牺牲”。短短十年不到,现在的激烈争论提醒我们,这个共识并不稳固。
大家饱受各种无序之苦,日益重视守秩序讲规则。这应该也算是一种共识吧。然而,究竟什么才是规则?规则究竟意味着什么?这场争论告诉我们,显然对此也并没有什么共识可言。
这场争论背后的问题并不简单。我们有很多价值,比如生命、自由、公正、平等、规则等等,都极其重要,都是维系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然而,我们是否认识到,它们绝不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系统。很多时候,它们相互冲突,比如自由/平等、公正/平等。人类无从选择,只能无奈地用各种制度规则去妥协平衡。因此,太多的时候,我们大概只能就事论事,依据常识和法律来下判断、作处理。否则,解决不了问题,还徒增混乱。
既然在这次事件中,生命的丧失确实是由漠视规则直接引发的。那么,不妨探讨一下如何有效地培养、增强我们的规则意识,以期最大可能地保护生命。
我提一点建议:将现代文明生活所必需的规则意识教育,纳入现行的学校教育体系,“从娃娃抓起”。我们是否更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了规则教育?这是一个重大问题。在学校里,孩子如果写错了一个字、算错了一道题,要罚抄正确答案几十乃至上百遍。这么做是否对暂且不论。但是,如果孩子不遵守纪律和规矩,比如不排队、不讲礼貌、乱扔垃圾,我们对其错误行为的矫正力度是否也有那么大呢?
我们要求孩子从小具有远大而高尚的理想,并且大力教育,这当然是对的。不过,我们是否忽略了作为底线的规则教育呢?其实,对于有序的社会生活而言,比起高大上的道德情操来,底线即便不更重要,也起码一样重要。我们总不能等孩子们长大成人了,再去要求他们不随地吐痰、应该排队、遵守交通规则、礼貌待人等等吧?
教育责无旁贷。很久以前,我们的前辈就曾经编撰过各种教材,将现代社会文明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和传统文化中的规矩操守结合起来,教育孩子做一个合格的人。在这方面,今天的教育是否应该借鉴呢?
就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圈养的老虎居然夺去了两条人命,令人痛惜。倘若当事人遵守规则,惨剧是可以避免的。其实,同样地漠视规则,夺取的人命又岂止两条。违反交通规则所造成的伤亡,恐怕每年都要以千以万计吧。
生命最可贵,规则价亦高。我想,痛定思痛,这个共识还是应该可以达成的。
老虎凶猛,而忽视了尊重生命和遵守规则的教育更猛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