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大幕拉开,观众见到老战士合唱团整齐的队伍时,总会报以热烈的掌声,不仅是因为这身帅气笔挺的演出军服和团员们矫健的身姿,更是因为他们美妙动听的歌声给观众带去了艺术享受。近年来他们多次被评为市区两级优秀文艺团队和为老服务志愿示范团队,团领导还荣获全国首届“优秀敬老志愿者”称号。
是合唱团员 也是老年志愿者
用歌声给人们带来欢乐,是老战士合唱团作为志愿者团队的每位同志的心理坐标。这支团队从1986年一批部队文工团退下的老同志在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关心下,组建起上海市老战士合唱团以来,团员来了一批又走了一批,但老团长和老团员的榜样作用一直激励着大家前行,一股军人的气质一直升腾在团员的精气神中。
从最先的新四军老战士和文工团员,到现在的公安司法和部队复退军人及新招收的喜爱合唱艺术的各界人士,合唱团已走过了30个春秋,30年来他们进社区、到学校、下连队演出600多场,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支持和好评。如去年到好八连慰问演出,合唱团雄壮的歌声,舞蹈队优美的舞姿,好八连的老连长和新战士都不相信这支腰板挺直的队伍是年过六旬的老人,战士们亲切地握住团员的手说:来好八连演出的专业团队不少,但像你们这样精神的队伍真是不多,欢迎你们能常常来演出!
这几年由于名声在外,合唱团的各项演出和比赛任务不断,如喜逢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6周年,又喜逢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繁忙的演出和比赛,不仅锻炼了队伍,也很快提高了演唱水平。不论是上海市老年基金会的《九九重阳歌会》还是市民文化节的合唱比赛,他们都取得了两次金奖和百强合唱团前五的好成绩。这支队伍不仅艺术上追求标准,在思想建设上也体现出不同凡响的气度,他们被选拔参加了上海市庆祝抗战胜利的大型演出活动《为和平歌唱》,并作为主唱团队登上舞台,演唱了多首抗战歌曲,为此合唱团放弃休息在高温天中千方百计找场地加班加点排练,由于是电视转播要求很严格,他们连续三天在上海体育馆彩排合成,七八首歌一气呵成。主办方除了对演出表示满意外,还特别表扬合唱团处处具有老战士的作风,因为每天排练结束,几十人共用的休息室如同没人用过一样的干净整洁。在中华艺术宫举办的老将军画展开幕式上,他们为前来观展的老战士老将军高唱抗战歌曲和新四军歌曲。老将军、老战士听得激动不已,情不自禁地也一起高唱起来,引得电视台记者特地循着歌声跑过来进行采访并录制了节目。
再如静安区国庆66周年的电视歌会,演出前夕区机关合唱团遇到特殊情况不能担任主力时,由于老战士合唱团在《为和平歌唱》大型活动中的突出表现,上海电视台导演将这一艰巨的任务交给他们,尽管这些歌曲曲调大家耳熟能详,但要连夜背出九首歌词也真不容易,合唱团从原来安排的在观众席上唱两首歌调到台上主唱九首歌,站在舞台上整整一个小时。虽然累得不行,但团员个个精神抖擞,气宇轩昂,不负众望地完成了主力团队的演唱任务,得到了区领导的高度好评。
关爱社区老人
关怀青少年成长
老战士合唱团虽然平均年龄已有60多岁,作为低龄老人他们对社区老人的关爱更是从心底油然而生,尤其是从2007年开始,合唱团参加了上海市老年基金会“九九关爱小剧场”的公益助老活动后,每年都为街道社区和养老院送去精心编排的十多场演出,为满足老年朋友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除了小组唱独唱外,他们每次还带去老人最爱看的戏曲和舞蹈节目,只要演出安排好了,哪怕是刮风下雨都克服困难为老人送戏上门,特别是养老院的老人只要听到是老战士合唱团去慰问演出,都早早地坐好了等候,生怕落下一个节目。而合唱团也不管是几千人的东方绿舟大剧场还是几十人的敬老院,都针对性地选择好节目,从不懈怠,如到敬老院演出大都在食堂里进行,虽然没有空调,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烈日,参加演出的同志都按照节目要求穿着单薄的纱裙或者是笔挺的军装,老人们听到这些自己年轻时唱过的歌曲都很激动,会打着拍子跟着哼唱,每次演出结束后,不少老人都含泪紧紧地拉住团员的手舍不得放开,还连声表示:这是我们最喜欢听的歌,你们一定要多来啊!
这两年合唱团还参加了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组织的到东方绿舟为青年学生军事夏令营演出的任务,这样的演出都是两三千人的大剧场。参加军训的青少年,在演出散场后主动帮助团员整理舞台时都由衷地表示,很久没有听到这样优秀的革命歌曲了,有机会在歌声和舞蹈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真是非常有意义,无论是四个声部的《国际歌》还是展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石库门的灯光》,无论是毛主席诗词还是长征组歌,你们都唱得那样深情那样动听,没想到这些与自己的爷爷奶奶差不多年纪的老战士合唱团,能有这样专业的歌声,能有这么曼妙舞姿!
在歌声中
重温青春理想
合唱团从团长到普通团员,他们中许多人是从部队文工团或部队转业的复员退伍军人,还有不少是军人后代,尽管都已迈入老龄队伍,却从不放弃心中的理想,那就是为社会多作贡献,所以大家都非常珍惜每一次排练和演出的机会,不管刮风下雨,都自掏腰包乘车吃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团长原是一位局级领导,退休后志愿为大家服务,有时安排了演出临时又被要求到其他单位讲课,但为了保证演出质量,她会谢绝不菲的讲课津贴而参加没有一分钱的公益演出,每次演出前都放弃休息将所有演出的录音做好,放到网上给大家练习。为让更多的团员上台演出,她总是放弃自己演出的机会,或默默地在台下为大家看管衣服,或当起了专业的音响师。其他团员也是这样,无论保管服装还是负责歌谱,都抢着为大家服务,有时为答谢相关单位对合唱团工作的支持,还自掏腰包购买礼品赠送。
在合唱团中还有一支团长助理、各声部长和舞蹈队长组成的骨干队伍,是志愿者中的领头羊,他们的微信群取名“勤务兵”,无论任务多么繁重,演出地点多远,都毫无怨言地担负起团结大家的责任;至于私车公用运送演出服装道具或者接送高龄老同志同样不亦乐乎;遇到重大比赛或演出活动有变动时,声部长们更是不厌其烦地一个个关照到每个团员,电话一打就是几个小时,所以他们的子女都感到纳闷:退休的父母怎么比自己还要忙啊!
舞蹈队一直是团里的亮点,一台一个多小时的演出中要穿插舞蹈队三四个节目,有时刚刚跳完一个来不及喘口气匆忙换好服装紧接着上场。看到她们满脸的汗水,大家都很感动和佩服。排练中的小伤痛从不声张,特别是到敬老院演出,团员们都认真排练好老人们最喜欢看的欢快的舞蹈来温暖老人寂寞的心。一次演出时正遇暴雨,队员们宁愿自己浑身淋透也仔细地保护好演出服装,为在风雨中的观众献上了精彩的舞蹈。
到敬老院演出由于没有钢琴,军人出身的胡老师都是背着手风琴骑着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地义务担任伴奏,团长特意关照他坐出租车,但胡老师总是笑笑说没关系,骑车方便,也可为团里节约些。
有一位团员退休金并不高,见团里活动经费少,悄悄地交来一万元作为团费上交,并再三让团长为她保密。还有的团员见新团员没有歌谱自己贴钱为团里复印歌谱不要报销。在钢琴老师坐月子的几个月中,俞指挥为节省团里开支,请来自己夫人义务伴奏,他说,你们都在做公益,让我也做一次志愿者吧!
当然,团里更多的是热爱合唱艺术的退休同志,他们年轻时都有过青春的梦想,在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工作,为祖国的建设事业默默奉献了一辈子,现在退休了能有机会用歌声丰富自己的生活,还能为大家送去欢乐做老年志愿者,感到非常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