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幕演出《神曲—行星絮语》是由灯光艺术家萧丽河创作的一部全新的装置剧场作品。这部作品作为“理论剧院”项目的闭幕演出之一,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首演,为上海双年展收尾。在此之前,从先锋导演牟森设计的巨大的幽闭容器内,可以看到类似火山爆发、混沌开天、毁灭与闪回等10多件跨媒介的艺术装置,让被卷入戏剧情境中的观众大呼神奇。
演出场地设置在本届展览最具看点的大型展品《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之上。昨晚的演出以灵动之“光”与其他创造者共同“拼溶”于《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这件跨媒介巨构中,引导观众完成“宇宙迷宫”之旅。
PSA共有三大展览正在展出,分别是“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可见×不可见:山中一宏设计展”以及“余友涵”。周末,观众在这座艺术的“发电厂”内享受着深度观展的美好体验。
如果参观上海双年展还仅仅局限于欣赏挂墙画,那就太落伍了。大厅中,迎面可见李明维的作品《如实曲径》——一舞者循着自己的内心游走于展厅中,扫拂着地面散落的谷子。尽管会偶遇人流阻碍,然而舞者仍静默且用心地演出着……
几个穿着奇怪的小孩在大厅内行走,仿佛在进行问卷调查,其实他们是在用提问的方式“取经”,比如如何面对自己?如何面对恐惧?用录音笔收集到不同的回答后,再改编成剧本,作品的主题是“何不再问”。
PSA还为没来得及带孩子来观展的父母们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在展览结束前的周末,邀请50组家庭来到PSA,来自上海市第八中学和美国学校的5位小小导览员扮成“小蜜蜂”,带着大家循着自己设计的特别线路参观双年展。
本届双年展的主题展由Raqs媒体小组任主策展人,主题“何不再问”既提出了一个问题,又发出了一个号召,尽管并未给出标准答案,但却能让观者保持对未知的渴求。策展理念来源之一是作家刘慈欣的作品《三体》。
主题展共有来自40个国家的92位/组艺术家参展,其中中国艺术家26位/组,92个/组艺术家代表着92种可能性,他们不仅讨论当下至关重要的命题,同时也指向未来。Raqs媒体小组带领其策展团队,以“问题”来穿针引线,带给观众巨大的惊喜。策展人代表表示,艺术是一种“解药”,它提供了类似问题的心灵解药,挑战了这个世界,让想象力与可能性进入其中。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