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背后藏匿肾脏病
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倪兆慧教授介绍,1974年国外首次报道严重肥胖会导致大量蛋白尿,并将这种疾病命名为“肥胖相关性肾病”,该病以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有一部分病人做了肾脏穿刺后医生可以在肾活检组织中观察到肾小球肥大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变。部分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伴肾功能不全,并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不得不接受透析。此外,由肥胖继发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性综合征都可以加重肾脏的损伤。因此,肾脏病与肥胖密切相关。
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肾脏内科主任蒋更如教授指出,一般来说,肥胖相关性肾病起病前已明确肥胖,体重指数(BMI)>28kg/m2,可伴有腰围>85cm(男)/>80cm(女)。因此,体型偏胖、体重超重者须对自己的身体数字要有充分了解。
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脏内科主任汪年松教授介绍,今年的“肾脏周”疾病知识宣传采用了视频连线网络同步的先进传播方式,在继续为市区居民提供便捷的基础上,更方便了郊区市民全面知晓肾脏病,学习科学地防病治病,还能通过网络直接和市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权威专家面对面咨询。
减肥延缓肾损害进展
肥胖相关性肾病由肥胖导致,因此减肥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均证实,减轻体重可显著减少尿蛋白,延缓肾损害进展。倡导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增加体力活动来减肥;目标体重为BMI<25kg/m2,无效时才应用药物治疗。
通过饮食手段减肥时须注意减肥并非简单地减轻体重,而是去除体内过多的脂肪,并防止其再积聚。相应的膳食主要包括低能量、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质、含复杂碳水化合物。运动能消耗热量,减轻体重,对肥胖相关性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提倡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运动,如走路、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
运用药物减肥时,医生需权衡药物疗效以及药物本身对肾脏的药物性损害,患者不要自行选购成分含混不清的减肥保健品,这些保健品的主要组成可能含有肾毒性成分。减肥治疗的目标是阻止肾小球硬化,延缓肾衰进展。本报记者 潘嘉毅
本版图片 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