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军界瞭望/战例
     
本版列表新闻
1954年3月13日,越南独立同盟向法国殖民者发起决定性战役——~~~
1954年3月13日,越南独立同盟向法国殖民者发起决定性战役——~~~
     
2017年03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1954年3月13日,越南独立同盟向法国殖民者发起决定性战役——
越盟军大炮轰开“奠边府大门”
于晓晶
■ 越盟军占领法军指挥所
  1946年,法国向越南独立同盟发起进攻,企图恢复对越南以及老挝、柬埔寨的殖民统治。1953年11月,法国空降兵袭占越盟根据地中心——奠边府,企图以此为据点,吸引越盟军主力来攻,然后在18个月内聚歼越盟主力。为了粉碎法军的阴谋,胡志明、武元甲等越盟领导人决心收复奠边府,越南抗法救国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即将到来。

  火炮数量“四比一”

  奠边府位于越南北部靠近老挝的盆地里,周围被群山环绕,控制着越南与老挝交往的要道,堪称“战略咽喉”。法军占领后,立即开始筑垒运动,士兵们拼命地挖沟筑垒、架设铁丝网、埋设地雷,很快奠边府变成一处要塞,侵越法军总司令纳瓦尔将其吹嘘为“东南亚的凡尔登”。

  为了收复奠边府,越盟军开始总动员。1954年3月初,约5万人的部队已在奠边府周围山地展开,包括战斗力最强的第351重型师。美国学者戴维德森称,第351师实际是炮兵师,该师光一个炮兵团就有36门威力强大的美制105毫米榴弹炮。奠边府法军司令德·卡斯特里上校原以为崎岖的山地会阻碍越盟军运送重炮,但越南军民把火炮拆成散件,以人背肩扛的方式通过羊肠小道送上山岭。越盟军也不急于进攻,也和法军一样在奠边府外围挖掘堑壕,做好长期围困的准备。

  经过长时间的土工作业,奠边府赫然出现与一战西线战场类似的局面:双方枪炮林立,堑壕与铁丝网纵横交错,中间成为无人跨越的“死亡区”。不过,越盟军在这场默默的角力中占据优势,他们成功将大量火炮、高射炮和高射机枪送入阵地,不仅在火炮数量上享有“四比一”的优势,还占据着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能够从容地寻找法军阵地的薄弱点(尤其是指挥所)实施射击,而法军炮火却很难打到他们。

  从1954年1月31日起,困守奠边府的法军就再无宁日了,越盟军的炮弹不停地落在他们头上,法军派出的巡逻队也不断地被消灭,局势非常明显——越盟军已完成对奠边府的包围,只等定下突破口,其优势炮火就会猛轰奠边府的大门。

  火炮斩首,突破防线

  法军防御体系依靠几处高地充当支撑点,每个高地以指挥官的夫人甚至情人来命名,越盟军选择的突破口,是法军外籍兵团第13半旅(“半旅”为法军独有编制,最早由正规军步兵营与阿尔卑斯民兵营混编而成)防守的比阿特丽斯高地(越盟军称“兴兰高地”)。

  1954年3月13日,天空下着大雨,越盟军总攻奠边府的战斗打响了,他们首先对比阿特丽斯高地实施火力覆盖。法军自诩为西方炮兵鼻祖,对年轻的越南炮兵部队嗤之以鼻,认为他们缺少训练,沟通不畅,很难组织有威胁的大规模远程炮击。其实,越盟军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利用阵地优势,创造性地安排部队实施单炮直瞄射击,即每个炮班都派出一个独立的射击观察员,引导火炮向视线内的目标开火。

  法国俘虏弗朗索瓦回忆:“越盟军指挥官采用有违常规的战法,为每门火炮设置独立阵地(防炮洞穴),然后将炮管伸出洞外,向近距离目标射击。在奠边府周围的山上,越盟炮兵有许多可以利用的天然洞穴,这保证了火炮能对任何视线内的目标实施打击,而法军完全没有预料到这种打法。”

  炮击持续到17时30分,随后越盟军第312师以排山倒海之势杀向比阿特丽斯高地,冲在最前面的工兵用爆破筒炸开法军阵地前的铁丝网,“他们勇猛地扑向铁丝网,尽管死伤逾千,但成营的援兵又蜂拥而至”。在步兵冲击时,越盟军开始延伸炮火,打击法军纵深目标。18时15分,一发炮弹击中法军前沿指挥所,将第13半旅第3营整个指挥班子一网打尽,包括营长保罗·佩戈少校。几分钟后,又一发炮弹击中奠边府北部防线指挥部,指挥官尤利斯·高谢上校送命。

  指挥官毙命,令比阿特丽斯高地群龙无首,越盟军突入法军战壕,逐寸逐尺地与敌争夺。为了消灭一处机枪碉堡内,越南工兵范丁乔拼尽全力,以黄继光式的英勇行动堵住射击孔,光荣牺牲。经过血战,越盟军于午夜时分夺取比阿特丽斯高地。此战中,法军约有500人战死,越盟军阵亡600人,受伤1200人。

  法军炮兵上校自尽

  激战过后是相对平静的5个小时,法军调动预备队,企图夺回比阿特丽斯高地,越盟军则抓紧运送弹药。3月14日上午,法军发起反击,越南步兵一边抵抗,一边召唤炮兵拦阻射击。很快,冰雹般的炮弹再次从天而降,准确落在法军人群中。事实上,越南人只靠几轮炮击,就能瓦解法军进攻,比阿特丽斯高地被牢牢控制在越盟军手里。

  比阿特丽斯高地的胜利,鼓舞了越盟军的士气。当天下午,他们进攻由阿尔及利亚雇佣兵守卫的加布里埃尔高地。打响第一枪的还是越盟炮兵,17时整,各型火炮集中轰击,加布里埃尔高地上的守军几乎被炮弹震晕了。20时,越盟军第308师两个团发起冲锋,阿尔及利亚人从炮击扬起的尘土中钻出来,操纵机枪扫射,子弹的曳光和炮弹爆炸的火光将阵地映照得犹如白昼。

  久攻不下的越盟军调整战术,数名侦察兵冒死潜入敌纵深,摸清阿尔及利亚部队指挥所的位置,越盟炮兵再次扮演“斩首”角色,于15日凌晨4时向目标射击,法军指挥官和大部分参谋人员被炸成重伤,加布里埃尔高地陷入混乱状态。

  为了挽救加布里埃尔高地,法军司令卡斯特里一边增派伞兵营增援,一边要求炮兵指挥官查尔斯·皮罗上校组织火力,压制越盟军。开战前,皮罗曾夸口自己有足够的火炮并制定了完善的反炮兵计划,能有效摧毁越盟炮兵,但两天来的炮火对射让他感到绝望——法军火炮不仅在数量上处于劣势,而且对依托洞穴的越盟军火炮无可奈何。

  果然,法军炮兵射击一开始,便被越盟军死死地压制住,法军暴露的炮位瞬间被摧毁大半。皮罗羞愧不堪,他孤独地走进掩体,将一枚手榴弹放在胸前,拉响了导火索。事后,卡斯特里命令将皮罗的遗体秘密掩埋,以防其自杀的消息对本就萎靡的法军造成更大的心理打击。

  迅速拿下三个高地

  增援加布里埃尔高地的法军伞兵营是个轻装部队,尽管他们玩命突击,一度接近高地,但仍闯不过越盟炮兵的火网,全营约三分之二的人遗尸荒野。

  援兵被击溃,炮兵无法支援,加布里埃尔高地上的阿尔及利亚雇佣兵们开始慌了。战至15日8时,他们自动放弃阵地后撤,将1000多具战友的尸体留在身后。当天,守卫安妮-玛丽高地的法军泰族雇佣兵也不战而退,将高地让给越盟军。奠边府开打才两天,越盟军就连续攻克法军防线上的三个重要高地。现在,越盟军火炮能打到几乎所有法军阵地上,法军的空中通道也被切断,奠边府逐渐变成一座孤城。

  不过,双方都没有急着发起新的攻势或反击。法军失去反击的力量,只能收缩兵力困守;越盟军则忙着补充兵员和物资,成千上万的民工推着自行车,每天像蚂蚁似地在山路上忙碌着,最后的决战正在蓄势待发。      于晓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5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12版:人物/新民环球
越盟军大炮轰开“奠边府大门”
越战美军用卡车装地雷反伏击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战例B07越盟军大炮轰开“奠边府大门” 2017-03-13 2 2017年03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