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9日至11日,42位全国政协委员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大会发言。这项始于1949年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议程,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行使民主权利、反映不同党派界别声音的重要形式。
三天的大会发言中,掌声不断:
“做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消除腐败还在路上,从严治党,是民心所向。”马国超委员话音未落,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当前司法体制改革已推进到‘深水区’,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改革须在体制上取得新的突破……”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刘凡代表民革中央和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作了题为《关于构建完整的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体系的建议》的发言,赢得台下掌声如潮。
“不管是哪种原因,绝大部分餐桌上的污染还是可以治理,也是必须治理的,关键是政府要下决心,动真格。”刘晓庄委员话音刚落,响起一片掌声。
……
登上大会发言的讲台,机会有多大?据了解,今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共收到437份发言稿,最终,40多份被选中。问题抓得准,建议提得实。政协委员们深入生活、深入一线调研形成的大会发言,为国计民生建言,为人民利益疾呼。
台下,设有部长席。来自中共中央、国务院约40个部门的负责人坐在这里聆听政协委员们的发言。部长们不仅早早到来,而且在发言材料的重点位置,还会拿出笔做记录。
政协大会发言,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为改革发展提出真知灼见。说真话,谏诤言。充分代表民意,坦诚务实建言,在赢得现场掌声的同时,更将对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带来巨大的影响。
特派记者 方翔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