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4月0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均年龄八十岁的聚会
陈贤德
  文 / 陈贤德

  2017年3月16日,由我策划、组织并参与、见证的一场“不忘初心、莫负春光”的庆生之宴、感恩之旅、欢笑之行,在淀山湖畔大千庄园举行。参与活动的30余人,大都四五十年未曾相见,平均年龄逾80岁,堪称“再续甲子情缘,共话人间晚晴”。

  说是庆生之宴,是庆祝1955年9月就担任嘉定县教育局局长水恒前辈的九十大寿,她与时任嘉定县县委书记的丈夫牟敦高都是新中国成立前就参加革命的老党员、老干部。说是感恩之旅,是因为当天的宾客大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就在她关心、帮助下在嘉定教育战线各个岗位工作、成长的老同志、老领导。说是欢笑之行,是因为88岁的陈修文、86岁的潘寿忻、85岁的沈文月和吴惠芳等26位老同志一起从嘉定城中路小学出发赶来。这一拨平均年龄80岁以上的同志不顾年迈体弱、行车劳顿,一路兴致勃勃、谈笑风生。

  许久未见的老战友、老同事之间,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那天,老同志们一见到水老,竟像“粉丝”见到明星一般纷纷聚拢上去,在会议室门口,你一言、我一语地向水老问好道安,已经贴好祝寿的横幅,摆上各色水果茶点,泡好西湖龙井的会议室倒显得空空荡荡,弄得我只好拿出主持人的权威,请水老和老同志们入席就座,开始当天的第一项议程——座谈会。

  都是担任过领导职务的老同志,又都是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一起工作过的老同事,回忆往事更是感人。86岁的陈福明谈起了水老关心其个人婚姻生活的点点滴滴;83岁的张振德说起了水老的领导艺术、工作作风给他的启迪;80岁的李其清忆起了在嘉定一中担任党总支副书记期间,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得到水老关心帮助的几件小事;80岁的毛家兴道出1961年入党时水老对他的谆谆教导;82岁的卫汶明拿出了1964年6月《文汇报》在头版刊登两篇报道嘉定地区教育的文章,以原任嘉定区政策研究室主任的功底论起了水老为嘉定教育的奠基之功。86岁的周文其和85岁的戴经华两位老同志还分别献上了梅派京剧《贵妃醉酒》和毕派越剧《城隍庙》的经典唱段,引得台下一片叫好。此情此景,着实令人感动。我这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作在嘉定教育系统的所谓主持人,也不计工拙,献上了一首藏头诗:“水雨知时润有恩,恒心施教遣春温。局天虚席暇无暖,长夜难眠义至深。九畹芳华桃李满,十年树木栋梁增。寿星今日添新岁,喜看孙徒酒共斟。”小诗吟罢,水老已是笑逐颜开了。其他老同志也拿出了早已精心准备的寿礼:一幅书法、两幅“祝寿图”。一片融融暖意之中,三层高的生日蛋糕被推出,大家一起唱起了《生日歌》。

  无论是午餐、晚餐,还是游园、放飞孔明灯,大家热情高涨,情绪饱满,仿佛在追忆过去的激情岁月,又仿佛在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欢笑写在了每一个人的脸上。

  我知道,这样的聚会是聚一次少一次了。可是,这样的聚会,聚了一次,不也是多了一次吗?我永远忘不了老同志、老战友、老领导对我的关心帮助,更忘不了大家互相之间如此至深至纯至真的情感牵挂。“不忘初心,莫负春光”,大约就是这样的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海湖庄园会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展馆/新民印象
   第A09版:展馆/新民印象
   第A10版:郊野大地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家装专版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08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0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康健园
   第B12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加法”心态增天年
山崖乐趣(中国画)
背一袋青菜去上海
指导外孙写作文
老人老话(六十)
平均年龄八十岁的聚会
扫一扫
新民晚报晚晴风景/金色池塘C02平均年龄八十岁的聚会 2017-04-09 2 2017年04月0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