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以拼贴画组成的图画书,画面很有装饰感,也很有童趣。这种拼贴,构图简洁,一切都由大色块组成,色彩则尤其鲜明,这正是儿童喜爱的风格。但这个故事又不是纯属于儿童的,当然孩子们会喜欢这样的故事——神奇、意外、快活,人物很漫画化,事情很闹腾却没有什么损失,最后的结局是那么圆满——可是大人将更关心这样的话题,因为他们能从中得到更多的领悟。
这个故事的作者是写过《洋葱头历险记》和《假话国历险记》的儿童文学大家罗大里。这就告诉我们,这位作家不仅能写题材重大的童话,有着充沛的童心和童趣,而且,他还关注着现代城市生活和现代人的心灵,他希望现代人能生活得更好,他有一颗柔软的心。
故事中的无轨电车是上班族们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城里人忙忙碌碌,每天在同样的时候上班,一点也不能耽搁。可是这天,车子没有按规定的线路开,却自说自话地离开了街道,开到一片美丽的小树林边。上班族们忍无可忍了,愤怒地斥责驾驶员,甚至说他是“背叛”。
是的,城市生活已经有了一种刻板的模式,它已经规定了人的每天的生活。这模式是人制造的,现在人却不得不服从它,它反过来统治了人,使人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变得异常单调、无趣——用哲学家的话来说,这就叫“异化”。现在,这车子离开了原来的线路,脱离了每天做同样的事的既成规定,违反了那种“异化”了的生活,这不是对城市规则的“背叛”吗?
可是愤怒的人们很快就不愤怒了,因为这小树林太美了,人的被长久掩盖的天性在这忽然间激活了。于是,有的急着下车去采已十年没采的仙客来花,有的下车伸腿、抽烟、享受好心情,有的发现了一颗未成熟的草莓居然将自己的名片放在旁边以示预订,也有的开始“踢球”或野餐……总之,他们都把每天应该忙碌的事抛在脑后,投入到让自己觉得愉快的活动中来。后来,车子又自己发动了,大家方才惊醒,纷纷跑回车上。到底刚才消磨了多少时间呢?一看表,才知道奇迹发生了:刚才的享受人生,居然没有占用时间,表上还是起先刚开车时的时刻,也就是说,这些上班族并不会迟到,车上的人快乐得惊叫起来……
这个故事其实牵涉到了一个非常巨大的难题:如果大家放弃刻板的工作去享受各自的人生,城市的运转就将暂停,这也是不可承受的灾难;如果维持现有的运转大家埋头工作,那又将牺牲每个个人的自由和快乐。异化的城市既已形成,就无法在忽然之间改变,它的改变将是一个漫长、艰难,甚至危险的过程。在这个故事中,作家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奇妙的方案,那就是,既不打破现有的生活,又在这生活中积极寻找片刻的美好心境,这也就是故事结尾所暗示的他们得到快乐却又没有失去时间的寓意所在。
最后那句话也很有意思:这天是三月二十一日,“春天的第一天,一切皆有可能”。
春天,是万象更新的日子。一切的可能,是要人去寻找,需要人来创造的。有没有可能在一个业已“异化”的世界中找到春天般的快乐呢?那只有靠奔忙劳碌中的人自己寻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