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6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时论
重视和倡导社会矛盾纠纷的司法解决
游 伟
  游 伟

  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办案,防止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非法干预案件审理,进一步强化司法公开、透明度,正成为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努力实现的目标。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也有那么一些人,内心里将司法权的独立、公正和权威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混为一谈,个别司法机关的领导甚至还是不敢理直气壮地坚持“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等宪法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甚至还有个别领导干部不知轻重,上演行政干预审判、领导“批示”案件的丑闻。

  事实上,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是我国宪法早已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充分保障司法权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题中之义。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讲,运用包括司法手段在内的各种措施去调处纠纷、化解矛盾,可以使社会变革中的利益冲突,迅速在国家法治的框架之内获得缓冲和释解,不致酿成更大的社会危机。

  重视、倡导和引导社会矛盾、纠纷的司法解决,使司法真正成为解决重大社会矛盾和纠纷的主渠道,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政治意义,也是当前我国司法工作的历史担当和重要责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凸显出维护司法的独立性、公正性及其权威的重要价值。不断完善社会管理、优化社会治理结构、探索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在社会治理的创新和改革实践中,维护司法的独立、公正、权威地位,就是维护社会稳定。

  应当看到,司法权的依法独立行使,以及维护司法的公正与权威,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面临与私情、特权甚至是利益集团的抗争,因此,明德崇法、刚正不阿,是需要不断塑造的司法品格。同时,维护司法的权威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识和资源支持,更与司法本身的体系和公正性程度密不可分。要认识到,法律制度本来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它的本质是姓“公”,不是姓“权”、姓“钱”,或者姓“私”,更不能成为一部分人或者个别利益集团的“特供品”。而司法的独立与权威,又与司法活动本身的公正性密切相关。

  中央多次强调必须维护司法的独立、公正和权威,要逐步走出司法在某种程度上还不够独立、公正和依然缺乏权威的困局,强调要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和推进司法公开透明机制,确保司法权依法独立地行使。最高人民法院还发布了全面推进司法公开制度的相关文件,做出了工作制度上的创新,要求建立健全过问案件登记、说情干扰警示、监督情况通报等制度,向社会和当事人公开违反规定程序过问案件的情况和人民法院接受监督的情况,切实保护公众的知情监督权和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这不仅显示了法院不断推进司法民主、公开和坚决排除非法干扰的决心,也反映出通过制度建设确保司法公正和重建司法公信的现实紧迫性。

  如今,社会各类纠纷和矛盾正不断向司法机关聚集,群体性事件依然居高不下,人们除了期盼通过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和高效的司法职能活动,迅速定纷止争、化解矛盾外,尤其希望我们的司法机关能够立足长远,进一步完善促进司法公开、透明的各类制度规范,保证各方当事人都能获得平等表达诉求和获得依法公正裁判的权利,避免因司法不公、不廉、不慎所引发的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乃至冲突,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作者为华东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跨界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特刊
   第A30版:专版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重视和倡导社会矛盾纠纷的司法解决
巨鹿路,那滴老上海的心头血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令人揪心的两分钟
新民晚报评论/专栏A03重视和倡导社会矛盾纠纷的司法解决 2017-06-10 2 2017年06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