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6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山寻路
令人揪心的两分钟
严 峰
  严 峰

  6月7日,一段关于河南驻马店一起车祸的视频在网上热转。视频显示,晚上,一个女子在过马路时被一辆出租车撞倒,之后,出租车逃逸,女子躺在马路上。此时,汽车和行人从她身边流过,但没有一辆车为她停下,也没有一个人向她施以援手。

  其间,她曾挣扎着抬起头望向路边围观的人群,似乎在呼喊,“救救我!”可是没有人,没有人向她走过来。于是,一分多钟后,第二辆车从她身上碾过……

  当然,撞倒她并逃逸的出租车司机是可恶的,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那么那些人,那些从她身边漠然走过的人,和那些开车绕道从她身边经过的人,以及那些拿着手机咔嚓咔嚓拍照,以及拍视频的人,他们又何尝没有责任?

  有朋友说,这不可能是真的,这个被撞的是假人,这或许是哪个自媒体在做社会良心测试呢?

  我也宁愿这只是一个测试。可不幸的是,它就是真的!

  据驻马店警方通告,这起事故发生在今年4月27日晚7点54分,当地一家联华超市门口的马路上。警方通告中称死者为马某。

  虽然当地警方发布信息时说,当时有不少市民报了警。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光报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识:躺在马路上非常危险。我们可以停下车,放下手机,为她建起一堵人墙,在这堵墙内,她就不会被二次碾压。

  可是,她死了,就死在众目睽睽之下。

  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苏格拉底因经常质疑学者们,并揭露他们的无知,令那些贩卖自己学问的人特别恼怒。

  于是在雅典人大会上,这些人把苏格拉底送上了审判台,并判了苏格拉底死刑。

  法国作家让-保罗·蒙欣的《神圣的苏格拉底之死》,写的就是这次对苏格拉底的审判。

  苏格拉底在临刑前一天,在和学生西米亚斯的对谈中说道,“我们自以为走在阳光明媚的地球表面,实际上大家都生活在被雨水浇注的深邃洞穴里。”

  也就是说,有很多事情,我们看不见真相,我们以为自己做对了,其实我们错得离谱。当第一辆车撞倒那个女子,我们可能因为害怕麻烦就此上身,或者因为别的什么原因,我们选择了袖手旁观,看上去,她的死对我们接下来的生活也并没什么大的影响。

  其实不然,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都在多多少少地改变,或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就好比那晚那些站在路边围观的人,他们中有老人,有年轻人,还有孩子。他们都看到了一个女子如何无助地“等”来了第二辆车的碾压。

  看上去,那只是一个意外死亡事件,只是那个女子个人的事。事实上,站在路边的每一个看客、看客的每个家人的一生中都难免会遇上一两件意外事件,而当他们遇上这样的事件时,他们的无助和恐惧和这个女子并不会两样,“我们都生活在被雨水浇注的深邃洞穴里。”而这个洞穴正是大家的“恶”打造的。

  苏格拉底说,当“寒冷”出现,“炎热”就消失;当“丑陋”来临,“美丽”就转向别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跨界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特刊
   第A30版:专版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重视和倡导社会矛盾纠纷的司法解决
巨鹿路,那滴老上海的心头血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令人揪心的两分钟
新民晚报评论/专栏A03令人揪心的两分钟 2017-06-10 2 2017年06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