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群体是推崇保健、养生的主力军。随着年龄增长及身体机能的退化,慢性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恐惧疾病、渴望健康的心态愈加强烈。凡是宣称“对健康有利的,可以延缓疾病发生的”,在老年人群中必定大有市场。这就给不法商贩带来可乘之机。他们往往迎合慢性病患者急于康复的迫切心理,宣传、推销各种神药或特效药,声称若干疗程后可以药到病除,或将疾病逆转。这样的广告具有如此大的诱惑力,让身缠顽疾的患者或追求健康的人难保不动心。
权威崇拜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态,特别是在人们不甚了解或知之不多的领域。医学专家在维护健康、防治疾病上的权威性及专业性不容置疑,所带来的专家或权威效应不容小觑。刘洪滨们深谙其道,以医学专家和名老中医的面目出现在屏幕上,从药物的机理、药效到使用方法侃侃而谈,扮演着令人尊敬和信服的医学权威形象,同时是神药、特效药的推介者和宣传者,轻而易举地消除老年人的疑虑。老年人深信广告所宣传的内容,有时即便对其疗效将信将疑,但只要是专家的推荐和代言,之前的怀疑便抛在脑后,趋之若鹜。
这些所谓药品大多打着传统中药的旗号。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中药天然副作用少,是治标之选,从这一点上,“神医”和伪专家又成功了一小步。另外,老年人或患者属于特殊群体,相对社交圈狭小,对新信息的接受有限,更相信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之谈,也容易出现从众心理。电视上假扮的患者现身说法,使人很容易产生感同身受的认同心理和试试看的冲动。
综上所述,想必读者已大致了解虚假广告的实质。假专家、真骗子招摇撞骗令人痛恨,偏信、轻信伪专家的拥趸们更应当心,要理性对待、明辨真伪,方能防止被蒙骗;要用自己的慧眼揭穿所谓神医、伪专家的伎俩,回归正确的寻医问药之路。
金海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