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去年以来,九亭镇以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不断创新城市管理手段,在“五违四必”整治的基础上,将环境整治延续到了社会治理和河道治理,率先提出“片长制”“街长制”和“河长制”三制并举,探索升级环境整治的2.0版本,以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目标,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长效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九亭镇“三长制”工作传承了“五违四必”包干工作法,压缩管理层级,通过镇领导班子总体部署,约请资源,统筹协调,实现了监管力量下沉,响应速度大幅提升。以“街长制”为例,6月15日,接群众反映沪松公路立交桥下空地环境脏乱,九亭镇街长办掌握该情况后,立即联系相关职能部门,16日当天拖走了“僵尸车”,拆除违法搭建,清理违停共享单车并清运现场垃圾,修复空地周边破损围栏,24小时内松江界内存在问题全部整改完毕,同时将此纳入镇巡查点位,实现长效管理。相信随着九亭“三长制”工作的持续推进,九亭的城镇面貌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问:我是泗泾镇的居民,泗祥路金地自在城二期南门东面区域经常有外来车辆乱倒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居民出行存在安全隐患,给周边环境也造成极大污染,请问有什么解决举措?
答:该区域是区区交界处,目前为待开发区域,因此垃圾偷乱倒现象屡禁不止。目前,区城管执法队员已到场勘查,确认该处附近确实存在偷乱倒垃圾的行为,并顺藤摸瓜找到了偷倒人员,进行了行政处罚。今后,为防止此类现象再次发生,泗泾镇城管部门将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加强与辖区内物业公司的沟通和监督,与全镇辖区内21家物业公司召开了关于小区内垃圾处置事宜的碰头会,明确相关责任和要求,从源头上有效制止乱偷倒等行为;二是加大投入物防设备,在违法行为多发区域或路段,通过增设探头、设置举报展板、拉铁丝网等形式,记录违法事实,震慑违法当事人,引导全民参与,有效预防和遏制乱偷倒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三是继续加强日常巡查工作,进一步加大夜间巡查力量,以24小时蹲点与车巡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打击夜间乱偷倒等现象。
问:我住在松江老城区,这几年私家车越来越多,但老小区的停车位很少,周边的停车场很远,一些车主晚上就停在楼梯口和草坪上。
答:松江近年来经历高速发展,一个极为普遍的社会管理难题也日益凸显,那就是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和有限的停车资源间的矛盾,尤其在老城区的一些老小区内问题更为突出。区交通委针对停车难问题重点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今年新增公共停车场库14个、停车泊位3843个,对停车场(库)11户11库共839个泊位进行行政备案,验收泊位12934个。二是今年完成对81家备案场库的电子收费系统安装。今后还将推进建设停车二级管理平台,发挥其可视化管理和信息化数据管理的优势。试点道路停车智能管理技术,突破目前人工收费的管理弊端,目的就是全面提升停车场(库)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三是机制上创新,通过行业大会、日常监管等方式,积极向停车企业宣传和动员停车资源共享这一新兴理念。目前,飞航广场、岳阳广场和方塔南路停车场已经为附近居民小区提供178个共享泊位。
问:这一年来,共享单车投放数量越来越多,但是乱停放的车辆侵占人行道,严重影响我们的正常交通出行,请问政府部门在管理上有什么计划吗?
答:如今,松江区境内几乎包含了绝大多数品牌的共享单车,总数量已经超过50000辆,乱停放现象时有发生。在市交通委明确共享单车由各区交通主管部门管理后,松江区交通委从三方面加强对共享单车的管理:一是与单车企业沟通,自3月起多次与摩拜、ofo等5家共享单车企业联系,要求企业方在车辆投放之前将数量、时间与点位向交通委、交警和属地街道告知,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应安排专职人员调度车辆。二是规范车辆停放,会同公安和城管部门在九亭、泗泾等地铁站周边对非机动车停放进行有效引导。三是建立相应管理制度,实行共享单车投放告知征询制度。共享单车公司应与交通主管部门签订安全及管理承诺书,确保车辆性能完好和用户骑行安全,按规定配备专职的车辆管理调度人员等,及时处置监管部门发现的单车乱停放现象。
本报记者 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