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回到家,窗台上就积了厚厚一层尘灰。到家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烧饭,而是擦灰。”说话间,张先生从阳台栏杆上抹下了一层灰尘,“现在,我衣服都不敢往外晾,大夏天的,让我们怎么过安生日子。”
张先生无奈地说,每天大清早,附近工地就开始“敲敲打打”。最让他无法忍受的,要数从工地上飘来的阵阵扬尘。“我家住二楼,推开窗户,就是工地。平时,根本开不了窗。”
记者来到现场后看到,学校离居民家仅一墙之隔。工地上,推土机、挖掘机、打桩机等机械悉数“到位”(见图 冯子夏 摄)。一台装有风镐的挖掘机正开足马力,全力工作。身处工地,能明显感受到震动。“轰隆隆——”墙壁石块伴随着粉碎的沙石落下,一时间,沙尘弥漫,裹挟着阵阵热浪,让人睁不开眼。工地上,一名工人正拿着水管洒水。由于水压有限,只能覆盖到教学楼一半以下部位。“我们打了好几次投诉电话,工地才勉强让工人洒水降噪降尘。但是没有防护设备,扬尘问题还是很严重。”
记者随后致电工程总包单位上海广厦集团项目卫经理。“我们施工完全合乎规范,扬尘也没那么严重,居民不满意可以让相关部门来检测。”连珠炮似地说完后,他径自挂断了电话。记者再次拨打,电话已然关机。
记者随后联系了该项目的文明施工专管员顾女士,她对施工给居民带来的烦恼表示歉意。“我会将居民提出的诉求转达,并同施工单位沟通,敦促他们文明、规范施工。”
本报记者 徐驰 志愿者 冯子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