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简称,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物产丰富,有“世界硒都”之称,著名的旅游景点恩施大峡谷就在其境内,是我国最宜居的地区之一。
赴恩施饭局,具有地方(土家)特色的菜肴可以摆满一大桌。其中最令人“惊艳”的一道菜,叫合渣。
合渣?无论通过字面推测还是合理想象,都不能确定其究竟为何物。
看它一坨坨如白花花豆腐脑,上头一摊摊肉末像大海里的岛屿,间或到处点缀着一丛丛的菜屑……
这是什么呀?
“豆腐做的。”当地人解释说。
听了这话,再结合“合渣”这个词儿,我便自以为是地认为:“哦,豆腐渣做的菜呀!”
我为什么一下子想到“豆腐渣”了呢?因为我看过唐鲁孙先生的一篇文章——《豆腐渣列为珍馐》,于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唐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做豆腐剩下来的豆粕,北方叫它豆腐渣,因为每天产量不少,十之八九都作为猪的饲料了。豆腐渣本来是可以炒来吃的,可是北方人生活简朴,环境较差的人家,每日三餐总要搭上一两顿杂粮,不是蒸窝头,就是贴饼子,不比南方几省鱼米之乡顿顿有白米白面吃。豆腐渣虽很便宜,可是炒起来太费油,所以大家不肯随便炒来当菜吃……”那该怎么吃呢?接着,唐先生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北平盐业银行张伯驹,某次在舍下便饭,吃过一次火腿末炒豆腐渣,食而甘之,认为粗淡中有绝味。有一天,他派人送了一只大火腿来,说是要借我家厨子请行里的岳乾斋、韩颂阁及位高级同人吃便饭,目的就是尝尝火腿油炒豆腐渣。吃完大家同声赞不绝口,韩颂阁说:‘俗语有句吃豆腐花了肉价钱,今天我们吃豆腐渣花了火腿价钱。’阖座相顾大笑。后来盐业银行请客,最后上四个粥菜,其中必定有一个或荤或素炒豆腐渣,就是从舍下学去的。”
如今,无处品尝的所谓“豆腐渣”菜肴,居然让我在恩施碰到了,这简直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传神写照嘛。
然而,深究一下,此渣(合渣)并不等于彼渣(豆腐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