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0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萦绕在灵魂深处的书香
陈华文
  ◎ 陈华文

  常言道: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就如同吃饭、睡觉和呼吸那么重要。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也就在于人能读书、能思考,从而创造一个绚丽多姿的文明社会。

  我在农村出生长大,父母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虽然他们没有什么文化,可是总教育多读书。我上小学时,村里只要能见到的书,我基本都读了个遍。初中时在镇上住校,只要有空,我就跑到镇上唯一的新华书店,站在那里“蹭书”。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爱上阅读后,自然就会爱上写作。大学四年里,我去得最频繁的地方就是图书馆。那一段时光,我如同自由的鱼儿游弋着。同时,我也模仿着一些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在方格信纸上写散文、写诗、写短篇小说,几年之中大约写了十多个笔记本。

  参加工作之后,读书与写作,依然是我生活中的重要日程。一晃十年过去,家中完全被书占据,同事们笑我是“书痴”,我乐于接受。由于书多“成灾”,妻子有时也会发些牢骚:“你和书一起生活好了。”

  大约是在2010年左右,全民阅读之风刮遍大江南北。当时我就意识到,自己喜欢读书、又乐意写一些文章,何不围绕书香社会建设,专门撰写读书评论呢?随即,我就围绕那些新近出版的好书、社会备受关注的书,尝试书评写作。后来,我主要围绕文学、文化、地学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图书,进行聚焦式评论。几年光景下来,我大约读了三百本书,撰写了两百篇左右的书评。

  “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读书是一个人的自我修行,读书没有捷径,也没有终点,如果深入到读书的世界,阅读就是“悦”读,那种内心的富足感,是不读书之人无法体会的。世间读书人中,我最欣赏老作家孙犁的“三不读”的主张:一是言不实者不读,二是常有理者不读,三是吹捧文章不读。

  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如果人们能兴致盎然地读一些“闲书”,是非常难得的。任何事情只要一如既往地坚持,总是能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喜悦:2015年,我加入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2017年,我加入湖北省作家协会。

  2015年12月,我和他人合作撰写的地学文化作品集《大地文心》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2016年4月,我的读书评论集《最是书香》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并被评为该年度全国社会科学优秀普及作品;2017年4月,我被评为湖北省十佳阅读推广人;2017年6月,我的书评集《家国书事:来自南望山的阅读笔记》由九州出版社公开出版。

  我迷恋阅读,有时读得欢天喜地,有时读得泪流满面,有时读得心里发慌。书香砥砺灵魂,走向诗和远方。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如果说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把一粒粒书香的种子,撒向一颗颗有温度的心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家装专版
   第A08版:街拍/新民印象
   第A09版:街拍/新民印象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视界
   第A12版: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人物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动态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2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A24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王佛得救记
临文以敬 衡文以恕
萦绕在灵魂深处的书香
新民晚报读书/星期天夜光杯A18萦绕在灵魂深处的书香 2017-08-06 2 2017年08月0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