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郊野大地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0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程钦磊:讲“老古闲话” 传乡土文化
杨洁 李景欣
  “这里本来路只有2米宽,叫握手街,就是指马路这边那边的人家,两只手能握住,基本上就是这么点尺寸……上塘街、下塘街真正热闹起来,其实是在五、六百年前。”这段7分钟的脱口秀,用浦东本地“老古闲话”讲述了南汇老地名的历史故事,不出几日点击率就超过了11万次。

  视频的作者“小程哥哥”本名程钦磊,是土生土长的浦东大团人。他用诙谐幽默的本地方言为电影片段配音、讲脱口秀,从2014年至今,程钦磊已经发布了186段配音作品和126部短视频,拥有大量粉丝,播放量超过千万。

  小程哥哥的视频素材主要来源于对生活或社会现象的观察思考,非常接地气。他曾揭露坑蒙老人的骗局,惟妙惟肖地摹仿受骗者的口气:“霞各算呃(很划算的),一台机器只要一万八!”也曾戏言股市风云,安抚股民心情:“眼看着奥迪变奥拓,奥拓变奥妙,奥妙变奥利奥,奥利奥变外国人讲的‘Oh my god’,能行吗?”

  甚至在希腊旅游时,他也要将雅典与家乡联系到一起,不忘把本地方言“发扬光大”:“如果我去那里住半年,小区里都说南汇话了,你们相信哇?”果不其然,视频中的外国美女微微一笑,张口就是标准流畅的一句“声音么个(很好,没话说)”,着实令人捧腹。

  从本地的历史人文到非遗文化,从生活习惯到不文明现象,小程哥哥讲述的内容可谓丰富繁多。单靠一部手机,他独自一人挖掘选题、拍摄视频、制作后期。虽然作品看起来形式简单,但程钦磊表情生动、语调幽默,还不时一人分饰多角,表演得活灵活现。更重要的是“乡音到耳是真归”,方言中包含着浓郁的浦东特色人文气息,也勾起了人们对故里的怀恋。

  “一开始只是觉得好玩,没想到一下子火了,”视频走红,受人追捧,让程钦磊意识到这是语言传承、文化传承的一种途径。“如今本地话的空间在慢慢缩小,这也是我为传播本地方言所做的尝试。”三年来,小程哥哥获得了大量关注,他的作品下面往往有许多用本地方言表述的留言,一些读者还会主动建议下期更新的内容。

  除了发布视频以外,小程哥哥还在逐步扩大社会影响力。他与浦东警方合作,用地道的方言宣传防电信诈骗知识、交通文明安全等;还在暑期走进社区,教青少年们“学说南汇闲话”。据悉,9月上旬大团文化中心还将联合小程哥哥,举办主题为“浓浓乡音悠悠乡情”的方言大赛。

  “倘若现在不重视这些方言的文化价值,等以后想保护起来时,很多发音本源就无法考究了。”随着时代变迁,很多方言的音调、含义也发生了变化,程钦磊坦言有一部分方言也是自己根据经验推测的,有时候还会特意去请教本地老人。“现在很多小朋友都不太说本地话了,可能我的存在只是延缓了它们的消失。”

  如今,“小程哥哥”的粉丝越来越多,他们对更新的频率和形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程钦磊开始考虑组建一个专业的团队,制作更加优质丰富的内容,进一步展现本地方言的魅力,为传承日渐式微的乡音更添一份力。 

  杨洁 李景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家装专版
   第A08版:街拍/新民印象
   第A09版:街拍/新民印象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视界
   第A12版: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人物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动态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2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A24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瓜果桃梨风味佳 当家花旦齐亮相
松江启动应急措施“对战”水葫芦
程钦磊:讲“老古闲话” 传乡土文化
浦江郊野公园迎八方游客
东方绿舟水上夏令营开营
CSF有机联盟在沪成立
新民晚报郊野大地A06程钦磊:讲“老古闲话” 传乡土文化 2017-08-06 2 2017年08月0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