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军界瞭望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2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输送“新血”到部队 各国征兵有奇招
李学华
■ 美国陆军新兵进行实战训练
  8月以来,我国新一轮征兵工作有序展开,大批有志青年纷纷报名投身军营。与我国优秀青年踊跃参军不同,有些国家却面临尴尬的“新兵荒”。为了吸引优秀人才,保持“新鲜血液”的补充和流动,美国、俄罗斯、英国等国军队可谓奇招百出。

  美军 当兵能拿“入伍奖”

  今年是美军自1973年实施全志愿兵役制以来最大规模的扩招。据《今日美国报》报道,美国陆军是本年度的征兵大户,计划在2017年10月前招募6.85万人,比2016年多出6000人;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也分别比2016年多招募4000人、2200人和800人。为了吸引更多青年人投笔从戎,美国陆军专门拨款一亿美元用于广告宣传,陆军公共事务部门还通过整合各种媒体资源,提高军人形象,增加吸引力。

  但美国《野兽日报》认为,今天的美国青年变得很现实,不会被二战时期的“爱国主义”驱动。美军在开动宣传机器的同时,还需要拿出大把美元来吸引年轻人,“他们穿上军装,就等于找到高薪工作。如果在伊拉克前线干上12个月,士兵可拿到3.3万美元,军官可拿到6.5万美元,这还不包括额外的福利”。

  《野兽日报》没注意到的是,美国青年决定参军的那一刻就会获得一笔丰厚的“入伍奖”。美国征兵司令部司令斯诺透露,美军在今年10月1日前投入两亿美元发放新兵入伍奖,每名新兵大致可拿到3.3万美元。不过他表示,“入伍奖”不会搞一刀切,紧缺岗位的人才拿到的奖金会多一些,最高可达4万美元。

  即便如此,美国依然面临“兵员危机”。自2003年以来,应募参军的美国年轻人中,有超过70%的人在身体、行为或教育方面不达标,真正军队想要的精英却缺乏入伍热情,为此美军不得不降低“入伍门槛”。2005年,美国陆军决定将征兵年龄上限提高到42岁。2006年,五角大楼实施“道德标准豁免计划”,允许征召有道德问题的新兵。

  针对那些身体素质达标、但顾虑参军入伍会影响学业的青年,美国陆军在步兵、装甲部队和野战炮兵等对计算机、外语等专业技能要求不高的单位增加服役年限仅为两年的岗位,从军两年就能赚够读大学的学费,同时享有《退伍军人法》所规定的教育和就业保障。

  俄军

  当兵形同“铁饭碗”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决定取消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完全职业化军队,但后来放弃了。目前,俄罗斯实行义务兵役制与合同兵役制结合的混合兵役制度,年满18岁的公民都有服兵役义务,但随着出生率持续低迷以及军队体制改革,“兵员荒”也是俄军面临的大课题。

  美国《外交》杂志称,当年苏联曾拥有500万现役军人,而俄罗斯现在要维持当年五分之一的兵力都很困难。据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最新数据,俄现役军人数量与有效运作所需数量之间有16%的缺口。

  俄国防部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兵员荒”问题,最有效的手段是实现武装部队职业化。俄国防部长绍伊古称,军队职业化进程正在加快,2015年甚至出现愿当合同兵的申请者过多、不得不“暂缓考虑”的现象。分析认为,职业军人对俄罗斯青年来说具有吸引力,在目前经济不景气的俄罗斯,与军队签订职业合同就形同捧上“铁饭碗”。根据规定,除法定理由外,合同制军人在获得领取军龄退休金权利之前,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令其退役。10年以上军龄的军人,必须按法定标准向其本人及其家属提供住房,不得以其达到最高服役年龄、健康状况或减编为由令其退役;被无理退役的合同役军人的损失应予补偿,恢复其现役和原职,补发全部薪金、给养和被服,补计军龄和军衔晋升年限。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俄军所谓的“职业化热”只是表象,因为向职业化转变代价太高,至少在2020年前,俄罗斯都没有足够财力去取消征兵制度,这意味着俄军仍须想方设法吸引更多年轻人履行参军义务。除了在经济方面提高待遇,俄国防部还注重在减轻士兵负担方面下功夫,强调士兵的职责是进行体能锻炼和作战训练、学习使用武器装备,其他与战备无关的勤务性工作(如做饭、打扫卫生等)一律实行社会化保障,由专门的地方公司负责。

  俄罗斯征兵还有“独此一家”的措施——免费增肥。按照俄军征兵标准衡量,多数俄罗斯青年的体格都不够壮硕,为此,俄政府每年投入数百万卢布开设“增肥中心”,向有志参军的“苗条青年”提供油亮的土豆泥、香甜的奶油及金灿灿的大鸡腿等美食,让他们“使劲吃,快增肥”。在为期21天的增肥训练中,参与者体重往往能增加两三公斤。

  英军

  开始青睐“大块头”

  从1962年起,英国实行全志愿兵役制,英军就此成为彻底的职业化军队。与其他军事强国不同,英国允许“少年兵”的存在,规定只要年满16周岁就可报名参军(一般情况下必须年满17周岁,否则需征得父母同意)。2015年,英国国防部曾在一份报告中披露,英军队伍里,18周岁以下的士兵占总招募人数的33.4%,其中16周岁的占8.1%,有些甚至被送往伊拉克或阿富汗战场。这一消息传开后,英国舆论哗然,弄得英军尴尬不已。

  令他们更尴尬的是2016年传出来的“兵托门”的笑话。当年9月,张贴在英国陆军各大兵营里的征兵海报上写道:“这里需要的不是普通人,这里需要思维敏捷、提振士气的豪杰,也许你也知道这样的人在哪!介绍他们加入我们,你将获得价值100英镑的购物券。”也就是说,如果现役士兵每推荐一名年轻人参军,就能获得100英镑购物券的奖励,这让士兵们哭笑不得。《每日邮报》援引一名军士的话说,这款海报成了兵营里的笑料,“如果这就是征兵办公室想出的办法,那我认为军队的处境堪忧”。

  实际上,英军确实处于两个多世纪以来人手最紧张的时期。2017年初,英国陆军兵力已跌破8万人大关,是自1803年英国参加拿破仑战争以来最低的。英国国防部透露,2017年初,英国陆军接受完整训练的官兵人数为79390人,低于2016年同期的81270人。根据2010年制定的政策,英国陆军常备员额是8.2万人,但实际每年的征兵人数只达到既定目标的90%左右,导致英国陆军“兵员荒”闹到现在。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参军,英国国防部正在改革征兵标准,其中一条是允许“大块头”青年的加入。此前,英军体检标准是将体格肥胖或“过于魁梧”的申请者排除在外,理由是他们当不了坦克驾驶员或装甲步兵,因为坦克装甲车辆内部空间狭小,导致不少运动员无法参军,比如英格兰橄榄球队球星劳伦斯·德拉里奥。但发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争让英国人认识到,“大块头有大力气”,军中除了装甲车辆,还有很多重武器需要能干重活的壮汉操作,他们力气过人,在作战中更有优势,可以更好地使用大型步兵装备。

  李学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51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养生/新民健康
草原上的“钢铁舞会”
输送“新血”到部队 各国征兵有奇招
搅动叙利亚战局的“黑洞”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A22输送“新血”到部队 各国征兵有奇招 2017-08-21 2 2017年08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