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局贸易外经司高级统计师冶静怡对此解读,肯定部分与消费升级相关商品保持快速增长,其中“SUV7月销量同比增长18.6%,增速比上月加快0.9个百分点。”同时指出,“汽车类商品7月零售增速低于全社会0.5个百分点”(同期全社会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7月增长8.6%);“1-7月汽车类商品低于全社会3.1个百分点”(同期全社会商品零售增长8.7%)。冶静怡毫不客气地评述:汽车类商品增速“拉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约0.2个百分点。”
早在今年3月,该局贸易外经司另一位高级统计师蔺涛,针对1-2月汽车零售额下降1.0%分析称:“受汽车销售增速回落影响”,导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尽管1-7月汽车零售额已经恢复到增长5.6%,但仍然拖累“全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可见,汽车在全社会商品零售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一个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拉低全社会零售增速,似有失其“颜面”。
中汽协数据显示,7月,国产汽车销售197.1万辆,环比下降9.2%,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月扩大2.6个百分点。1-7月,汽车累计销售1532.5万辆,同比增长4.1%,与1-6月相比提高0.3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7月汽车产量207.3万辆,同比增长4.3%;1-7月1604.1万辆,增长6.0%。
中汽流通协会报告显示,7月经销商库存指数仍在警戒线以上。笔者将7月中汽协销量与国家统计局产量对照,汽车产品销售率95.1%。而国家统计局称“7月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9%”,汽车低于整个工业品2.8个百分点。一方面终端消费尚未回暖,社会库存数月超警戒线;另一方面厂家随产大于销,库存在继续加大,后市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国家统计局数据还显示,7月的汽车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1.8%,1-7月为13.0%。该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江源认为,7月在统计的596个工业产品中,有398种产量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有新能源汽车和发动机,还有SUV,所以汽车工业增加值主要来自今年增长仍较快的新能源汽车和SUV。不过,笔者注意到,今年月度累计的汽车工业增加值似有走下坡趋势,1-2月17.0%、1-3月15.3%、1-4月13.9%、1-5月13.2%、1-6月13.1%,1-7月13.0%。
张伯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