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大咖云集上海
2007年当美国金融危机(当时称为“次贷危机”)刚刚爆发的时候,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就敏锐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于2007年9月5日在上海举办了一场专题全球研讨会,10年后同一天,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再次举办全球经济金融论坛,对这场深远影响的金融危机进行深入研讨,而参加论坛的很多大咖就是10年前参与研讨的经济学家,如今再次聚首研讨,大家都颇为感慨,也对这场金融危机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这次全球论坛集聚了国内外很多重量级的经济学家,国内方面,有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礼卿、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周天勇、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权衡、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徐明棋、重阳投资总裁王庆等等,海外的经济学家有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Adam S. Posen、IMF研究部副主任Jonathan D.Ostray、标普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Paul Gruenwald、金融稳定中心总裁Lawrence Goodman、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高级经济学家Shahin Vallée、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等等。
金融危机带来的教训
昨天的首日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先作了“回顾全球金融危机”主题演讲,他表示时间过去了10年,但是还有很多问题未被解决,比如,美国的量化宽松如何退出等等。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Adam S. Posen则总结出对房地产市场监管的重要性,房地产是最危险的投资之一,出现最坏的金融危机背后都是房地产泡沫引起的,其他泡沫不一定引发危机,但房地产泡沫破裂必然引发信用崩溃等溢出效应,房地产是造成问题的根源,因此监管很重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对金融稳定很重要。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礼卿总结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四个教训,其中特别指出,金融危机都是过度借贷引发的,历史上18次危机都是如此,因此,防止过度借贷,包括内部和外部借款,始终是避免金融危机的关键。他认为金融危机对中国有很多启示,中国现在面临很多挑战,如房价过高的风险,企业负债率上升的风险等等,所以,现在采取的降杠杆措施很有必要,金融也要服务于实体经济。
曾经担任过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的重阳投资总裁王庆,谈了谨慎把握“金融创新”与“金融压抑”之间的平衡,对于中国企业杠杆率上升的问题,问题不在于绝对水平,而是上升速度问题,同时是个资产回报问题。他认为新一轮“加强金融监管”有利于降低系统性风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处置“僵尸企业”,可以提升资产回报率。
首席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