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千人糕”的故事,说的是要珍惜粮食,珍惜人的劳动,半个多世纪过去,依然铭心刻骨;今面临20年老房家装,其间深切感受到各路工匠尊重自身价值,尽责尽力做好每个细节的情景,似乎也传承了“千人糕”的精气神,演绎着实景版“千人房”的厚重内涵。
不言而喻,家装这活千头万绪。20年前乔迁新居的家装,亲任设计兼监理,臭汗淋漓,累掉一层皮,还得意洋洋以“半个专家”自居作文显摆。如今,新居变老房,诸多局部已不堪入目却懒得装修,怕的是牵一发动全身,乱了所有的生活节奏。花钱的事还不算大,最怕的是每个繁杂的环节、所购物件都要我拍板。不吃这个饭,能把握得住?已退休的我,完全没了20年前装修新居时斗志昂扬的亢奋。
好在有个懂行的小舅子周工做总监,事无巨细,一并包揽,我只负责用手机划账和最后的验收。现在的家装也与时俱进了,除了拆旧、基础泥水木作、水电等环节需在家里捣腾,以后的各个工序、装配都已形成了半成品或成品,不再是敲打制作都在家里“一锅粥”;且关注环保指标,以缩短后期的“通风排毒”时间,省得重蹈无数“装好新房,人去病房”故事的覆辙。
然而,即使是半成品或成品,在运作过程中也难免出差错。那个漂亮的美国红橡地板,是在圣象预订付了定金的。不料,到了要安装时,销售点某男却突然发现同一批次、规格的地板竟数量不够!胸闷之余将难题上交到总公司。好在销售经理李女是个经验丰富的川妹,除了对拖延5天工期予以补偿之外,还派出金牌安装师傅老李实施“无尘安装”,其手脚之利索,精度之准确,令我这个平时也喜欢干点泥水工做的半老头暗暗佩服。
我那个书窝(房)将阳台延伸为高出地面的平台,为的是坐姿阅读可远眺窗景,可是,三角形的墙面给安装护墙板带来了难度。庆幸的是,李师傅一路顺当,棱角对接处等细节颇具工匠功力。原来,李师傅打18岁起就在家乡做木工,农村用的犁架、水车、稻斗、方圆木桶等都会做,加之已干了21年专业安装,怪不得出手不凡。只是来现场督导的李女不无担忧地表示,像李师傅这样的顶级工匠已后继乏人。我又多嘴起来:赶快叫他带徒弟呀,这是你们品牌含金量的所在呢。
安装完毕,李师傅执意要扫净木屑、碎料,老妻不忍,两人夺帚不下。我只得调停:就让李师傅兑现“无尘安装”的承诺吧。看着安装好的墙、地板平整、挺括,先前因某男供货误期的不快一扫而光。看来,糗事变好事的转圜,最终还是取决于工匠的手艺。
从嘉善国际木雕城预订的家具要运来,原先定好的日子得提前了。那个专营红木家具的眼镜陈很会做生意,尽管计划没有变化快,他还是准时运到。冒着40℃的酷暑,眼镜陈满头大汗和搬运工一起将多件家具搬上没有电梯的5楼。匆忙中,拿错了书橱玻璃,他主动去附近店里再配,不料,玻璃店老板怕热不在。我被眼镜陈的踏实感动,主动揽下了配玻璃的活,得以让他早点结账回嘉善。临走之前,发现书橱略有擦痕,细心的他居然随身带着油漆,当场补色……
暑天家装,有利有弊。利的是房主:热风排毒工期短;弊在工人:再热也得干。作为房主,尊重工匠的体恤之举也得落到实处:先装空调,再及时送上茶水、盐汽水加冰西瓜,这样,心里才算略有点宽慰。
一套房的装修,其实和“千人糕”的全过程没啥本质区别,所有人的千辛万苦有时已不仅仅为挣钱;目睹工匠精神的回归,质量至上的细致让我倍加珍惜这套完工后的“千人房”,从而激发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及对写作力求完美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