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金砖国家厦门峰会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小花絮——~~~
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小花絮——~~~
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小花絮——~~~
     
2017年09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小花絮——
普京拿放大镜看的是啥?
方翔
  9月3日晚上,习近平陪同普京共同参观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习近平主席亲自当起讲解员,向普京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莆田木雕艺术,普京饶有兴致地拿起放大镜细细端详,对精巧绝伦的木雕技艺大加赞赏。

  普京看的这件莆田木雕是啥题材?是谁的作品呢?据当地媒体透露,这件莆田木雕是来自于莆田木雕大师林建军的檀香木作品《事事如意》。这件作品选材檀香木,运用精微透雕技艺,以狮子为题材,有传承吉祥如意、平安祥和的寓意。整个作品雕镂56只狮子,蕴含56个民族是一家。

  精微透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在我国木雕艺术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现今,北京故宫博物院现仍存有多件珍贵藏品,均系雕艺大师运用“精微透雕”手法细琢而成,细致观察可见其做工精细,巧夺天工;层次叠嶂,自成一界。在林建军眼里,精微透雕的内涵在于“精思、微妙和透彻”。木雕只不过是把材质中那份多余的剔除,把材质中的生命的辉点呈现出来,从那些木头上,再造生命和形式融成和谐,材质因生命存在,生命在材质中永恒,艺术也因这生命和材质永远成不朽。

  2006年,在莆田举办的首届中国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上,林建军的一件巧夺天工的微雕作品吸引了众多藏家的眼球。这件微雕材质为橄榄核,在这个高不足5厘米、最宽处不足3.5厘米的微小空间里,不仅“集结”了《清明上河图》里的103名人物,而且将小桥、流水、建筑、牛马等风物刻画得纤毫毕现、栩栩如生,令人咂舌称奇。《清明上河图》的成功,让林建军受到启发。从2006年开始,他将创作重心聚焦在莆田木雕的特色技法“精微透雕”上。

  特派记者 方翔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金砖国家厦门峰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金砖国家厦门峰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金砖国家厦门峰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阅读上海100胜67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教育/金山教育
   第A26版:汽车周刊
   第A2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金砖+”为世界开辟创新发展之路
普京拿放大镜看的是啥?
主场外交背后的山水画卷
新民晚报金砖国家厦门峰会特别报道A03普京拿放大镜看的是啥? 2017-09-06 2 2017年09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