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每天产生2.56亿份外卖,其中至少产生2.56亿个餐盒和塑料袋,使用过后降解需要数百年的时间。
——据第三方研究机构艾媒咨询统计数据显示。
我们的销量以卡车来算,每年平均销售3000卡车,每车装200箱,每箱300套,一年可销1.8亿套。
——某电商平台的餐盒供应商表示。
三被告外卖订餐平台上存在经营模式缺陷,未向用户提供是否使用一次性餐具的选项,致使用户在直接点餐的情况下,系统会默认为其配送一次性餐具,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极大的生态破坏。
——日前,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以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由,将“美团”“百度外卖”以及“饿了么”诉至法院。
以目前供主流餐盒使用的纯聚丙烯(PP)为例,这是品质较高的塑料材料,收购价格也不过每公斤两三元钱,而且作为外卖餐具使用后,已基本无法进入回收链条。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再生塑料分会秘书长盛敏介绍。
关键是有无回收价值。塑料餐盒较轻,废品回收站不愿意回收。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王灿发曾收集过塑料餐盒给回收站,却遇上回收站不愿收的尴尬。
生产责任一定要延伸到末端,生产者批发出去多少,就有责任回收多少。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宋豫秦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企业的“生产者责任”,并逐级承担起塑料餐盒回收的责任。
应坚定地实施强制源头分类政策,遵循污染者付费原则,实施生产者延伸责任制,激励污染者减少废弃物产出,同时用资源回收收入弥补垃圾管理社会成本。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宋国君说。
解决外卖塑料垃圾污染问题需界定清楚个人消费者、外卖企业、垃圾处理企业和政府的责任划分,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提倡绿色生活方式。
——清华大学环境系教授刘建国指出,除了引导群众树立环保意识、加强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外,还应督促外卖平台和餐企使用环保餐盒,形成行业约束。
西方许多国家用的是纸质餐具,但因为中餐烹饪方式多油和汤,所以无法适用。而对于其他可降解餐具,像玉米秸秆餐盒,制作过程中还得添加其他不可降解的材料,虽然有环保的作用,但作用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并且成本高昂,推广也有问题。
——中国环境保护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
用可回收、可重复使用的餐盒,消费完的餐盒又收回去了,消费者也不需要承担这个成本。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提出“共享餐盒”的建议。
解决外卖垃圾问题,应从源头和下游两端入手,既要采取措施减少外卖垃圾的产生,又要加强对外卖垃圾的专业回收处理,大力提高利用和处理“存量垃圾”的效率,严格控制“增量垃圾”的产生与规模。
——专家表示。
本栏编辑 姜燕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