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因为教师梦,复旦毕业的包蓓姹来到奉贤农村支教;因为“爱那些孩子”,她干脆选择在这里扎根——~~~
因为教师梦,复旦毕业的包蓓姹来到奉贤农村支教;因为“爱那些孩子”,她干脆选择在这里扎根——~~~
因为教师梦,复旦毕业的包蓓姹来到奉贤农村支教;因为“爱那些孩子”,她干脆选择在这里扎根——~~~
因为教师梦,复旦毕业的包蓓姹来到奉贤农村支教;因为“爱那些孩子”,她干脆选择在这里扎根——~~~
因为教师梦,复旦毕业的包蓓姹来到奉贤农村支教;因为“爱那些孩子”,她干脆选择在这里扎根——~~~
因为教师梦,复旦毕业的包蓓姹来到奉贤农村支教;因为“爱那些孩子”,她干脆选择在这里扎根——~~~
     
2017年09月0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因为教师梦,复旦毕业的包蓓姹来到奉贤农村支教;因为“爱那些孩子”,她干脆选择在这里扎根——
不做“金领”,甘当乡村教师11年
张炯强
  她是复旦大学物理系2006届优秀毕业生,家住浦东黄金地段,在校期间曾被一家知名企业相中,可以成为收入丰厚的“金领”。可是,毕业后的她却来到奉贤农村,成为当地一名教师,这一待,就是整整11年。

  她就是包蓓姹。记者问为何没选择城市而是去了乡村,包蓓姹答得很简单:“因为爱那些孩子。”

  现在的包蓓姹是奉贤区青溪中学的副校长,她笑言,当年自己是“一不小心当了支教老师”,最终在乡村扎下了根。

  放弃城市选择农村

  2006年初夏,还在上大四的包蓓姹进入淮海路一知名企业实习,原打算一毕业就进公司当个“金领”,可就在签约前几天,她在校园里看到上海鼓励应届毕业生下乡支教的通知。自小怀有教师梦的她,瞒着家人报名笔试并顺利通过。接到通知书,她向家人摊牌。名校毕业,放弃城市选择农村,父亲有些不能理解,母亲也担心独养女儿去乡村能不能适应、会不会误了宝贵的青春。

  可是,包蓓姹很坚定。平日里,她常常在电视新闻中看到农村孩子读书难的种种场景,心想有机会一定要去帮帮他们。当时她的想法是:“支教两年,回来再孝敬父母。”

  2006年,包蓓姹踏进了奉贤钱桥中学,看到简陋的操场、低矮的教学楼,她愣住了,简直无法将这里与上海国际大都市联系起来。这里师资力量奇缺,包蓓姹报到后就一肩挑起数学、英语两门学科教学及班主任的工作重担,还要为学生上思想教育课;任教第一年的下半年,她又兼任历史与生物课的教学工作。很快,包蓓姹从一名稚嫩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青年教师,她的公开课在校、区各项展示课中崭露头角,她成为上海市优秀“三支一扶”大学生。

  一句“承诺”让她留下

  两年时间一晃而过,思念父母的包蓓姹准备离开乡村回到城市。可是,一件意外的事却改变了她的人生:她注定不再是一个任期短暂的支教老师,而将在这里扎根。

  2008年的期中考试,她执教的班级的英语平均分竟意外超过所有平行班。当包蓓姹高兴地在课堂上宣布好消息时,突然有个学生说:“包老师,我们做到了,下学期你还会继续教我们吧?你答应过的。”包蓓姹这才想起,曾有学生问她:“包老师,你是不是下学期就不教我们了?”为了安抚学生,她脱口而出:“如果你们这次期中考试有进步,我就继续教你们。”没想到淳朴的学生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那一刻,包蓓姹发现,学生们那么爱她,她的心已经跟他们紧紧连在一起,难以分离。她更认识到:短时间的支教无法改变农村教育的现状,乡村教育同样需要她这样的名校毕业生。

  新建学校赢得信任

  2013年,一所新的初级中学——青溪中学,在奉贤区东部一个偏僻的居民小区建成招生。师资奇缺,包蓓姹又冲到第一线,成为这里的德育中心主任和数学老师。“第一年,偌大的校园里,只有50多名学生和20余名老师。”包蓓姹告诉记者,当时为了保证学生安全,学校要求放学后必须将每名学生都送到家长手中。为此,她总是最后一个回家。一个学期后,一名家长发来短信说:“您每天都把我的孩子送到车站,居然一直坚持,我很感动。”

  新建中学如何赢得家长信任?包蓓姹和同事们做的只有一件事:认真备课,踏踏实实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在她的办公室里,数十本教案高高叠在一起,这是她3年多时间的教学积累。如今,青溪中学在当地小有名声,许多毕业生升入心仪的高中。家长们愿意把孩子送到青溪,学校的学生数达到500余人。

  11年光阴,包蓓姹始终坚持在乡村教育的课堂上,而她的许多大学同学已是“金领”,在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包蓓姹的收入待遇与他们相差悬殊。时常有人问她:“大城市的名校毕业生,怎么甘心在这个小地方呆着?”她这样回答:“在这里工作,在孩子们中间,我感觉到爱,我很快乐,我爱这个工作,这就是我愿意当一名乡村教师的全部理由。”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68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3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2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28版:好吃周刊
   第A29版:好吃周刊/美食物语
   第A30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A31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A32版:广告/新民健康
不做“金领”,甘当乡村教师11年
“非遗”“老字号” 亮相豫园文化展
50位杰出外籍人士 荣获白玉兰纪念奖
1090位优秀教师 获颁上海市园丁奖
申城9月16日试鸣防空警报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不做“金领”,甘当乡村教师11年 2017-09-07 2 2017年09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