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是19世纪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书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孤儿,天性自尊、自强,在一个“鬼魂”出没的古堡里追求到了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爱情。人们爱读这本小说,也对作者勃朗特产生了好奇心——这位约克郡哈沃斯的牧师女儿,身材娇小、貌不惊人甚至有点害羞,她何以能将简·爱刻画得如此细腻、多彩、入木三分,她本人是不是就是女主人公的原型呢?
勃朗特在《简·爱》的扉页上注曰:“柯勒·贝尔编辑的自传”,这就更引起了读者的兴趣——这位贝尔究竟是谁呢?贝尔是男的还是女的呢?众所周知,勃朗特生前十分注意自己和简·爱保持距离,一再坚称简·爱不是她自己。一次她应邀在伦敦讲课,主办人介绍勃朗特就是简·爱,她大为不快,第二天特地赶去主办人的家,向他阐明自己不是简·爱。
最近有研究认为,《简·爱》是一部虚构的文学作品,是勃朗特把自己的一些充满创伤的经历进行艺术加工而写成的。但是书中的男主角罗切斯特,倒是有着生活中的原型。罗切斯特是由勃朗特最崇敬的三个人合成的:她易怒的父亲帕特里克、她快乐主义的哥哥布赖维尔以及她脾气专横的法语老师康斯坦丁·赫格尔。
书中的罗切斯特是一个体力充沛、意志坚强的人,他勇敢,但脾气暴躁。勃朗特的父亲也有相似的性格,有人描述他就像是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他甚至带着一把子弹上了膛的手枪,每天早上都要朝他卧室的窗外开几枪。帕特里克后来罹患白内障,勃朗特细心地照料着父亲,人们不由联想起《简·爱》中简·爱是如何照顾双目近乎失明的罗切斯特的。帕特里克白内障手术后,勃朗特每天几个小时地在房间里悉心呵护,正是在这期间,她开始动笔写《简·爱》。很显然,在写罗切斯特时,勃朗特的父亲是一个占主要地位的人。
勃朗特的哥哥布赖维尔的角色有点复杂。他是勃朗特青年时代形影不离的伴侣,勃朗特称他在精神上“等同自身”,后来,布赖维尔因吸食毒品而“自我堕落,成了为家庭带来耻辱的一个人”。在小说中简·爱和罗切斯特交谈时,常对他感性上的弱点加以调侃,这些弱点,显然是勃朗特青春期爱慕的布赖维尔弱点的翻版。
最明显的、最具有生活原型的人当属赫格尔——勃朗特的法语老师。1913年,勃朗特写给赫格尔的信件向公众披露了,信中,勃朗特单相思地暗恋着这个“凶猛的”(勃朗特语)人——他不讲情面地纠正她的错误,严厉地要求勃朗特用法语写作,她认为赫格尔是一个能理解自己的人,这和《简·爱》书中性格阴沉的罗切斯特一眼看穿简的内心如出一辙。而且,勃朗特也没能嫁给他,因为赫格尔已有妻室了,后来赫格尔还主动地中断了给勃朗特写回信,因为他意识到对方已堕入爱河。
罗切斯特是上述三个人的合成,在《简·爱》中,勃朗特更是让罗切斯特浴火重生,她奇迹般地让一场大火烧死了罗切斯特的夫人,简·爱和罗切斯特得以喜结连理——这样,勃朗特现实生活中情感上的失落,终于在简·爱的浪漫爱情中得到了补偿。对于任何一个初读《简·爱》的人,知道这些人物原型的故事,一定会对读这本小说更有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