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四号线开通了,我们家和市区的距离变近了。暑假里,我去苏州图书馆借书,其中有一本书叫《恐龙大百科》吸引了我,我迫不及待借了回家看。
这本书里主要讲了恐龙的外貌、体型、出生年代、灭亡年代、喜欢的食物、交配方法、各自的天敌、用身体上的哪个地方来攻击……书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多彩。
读完这本书后,对我印象最深的是马门溪龙。它的体型巨大无比,长度大约有一个足球场大,重大约有27吨。它的脖子是恐龙中最长的,占体型全长的二分之一,足足有22米,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五层楼那么高。马门溪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最喜欢吃水生植物的柔嫩叶子。在交配的季节里,雄性马门溪龙在争夺雌性时,会用尾巴互相抽打,直到胜出。就像纪录片《地球——神奇的一天》里的长颈鹿一样,为了争夺首领位置,会用脖子相互抽打。不过无论马门溪龙多么庞大,它也有自己的天敌——永川龙,所以它们去寻找食物时都是一起出动,防止永川龙吃它们。这让我想到,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小伙伴们也有各自的特点和本领,互相帮助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有一次,我帮老师搬本子,搬的过程中,本子突然掉了,这时,一位同学说:“我来帮你一起搬吧。”我说:“好的,谢谢你。”
暑假里我去四川旅游,特意去成都理工大学恐龙博物馆参观了“镇馆之宝”的合川马门溪龙,现场看到实物标本,感觉和书本上的还是不大一样,有点震撼。这也是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吧。”
一本小小的《恐龙大百科》书,不仅让我们知道了许多关于恐龙的知识,了解了更多恐龙时代的科学奥秘,而且还让我懂得了在学习生活中怎样和朋友一起团结战胜困难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