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视荧屏播过一则某中药广告,那头发花白的老妇因多年的腰腿病复发,痛苦而无奈地说:“哎,连小孙子都不让带了。”随后又说:“真是活受罪啊。”广告在揭示这位老太承受腰腿病痛折磨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遭到不让带小孙子的情感打击。
我们这代老人,经历了各种生活的磨难,含辛茹苦把儿女拉扯大,好不容易他们一个个成了家,自己渐渐老去时,却又要承担起照料孙辈的重任,这在收入不高,一家三代甚至四代同吃一锅饭、进出同一扇门的窘迫年代,这样的现象也情有可原。如今,人们的收入提高了,住房宽敞了,日子好过了,儿女们也都独立了,特别是老人的基本生活与医疗有了保障后,老人本该安享晚年,却还要为孙辈操劳,一旦“连小孙子都不让带了”,就感到“活受罪”,未免可悲。
当看到母亲遭受病痛的折磨时,其儿子于心不忍,遂将孩子从父母身边接走,让母亲好生养病,别再操劳。这本是体恤老人的尽孝之举,作为老人应该高兴才是,孰料适得其反。
儿女成了家,有了孩子,有时难免也会遇到点困难,做父母的出手帮一把也是亲情所致,人之常情,但广告中的这位老妇,因“连小孙子都不让带了”感到“活受罪”,看来不是难得帮一把,而是有段时间了,对小孙子已有了很深的感情。要消除这样的“活受罪”,恐怕不单单是要将病治愈,还应让小孙子重新回到她的身边。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将来受罪的便是她儿子与媳妇,还有她难以割舍的小孙子,这样的家庭悲剧我们并不少见。
在我看来,父母对儿女关爱过头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症结,对儿女的事总想一手包揽,似乎不这样就不尽职,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其实大可不必。
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如今许多老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念的更新,不再把自己束缚在家庭和亲情中,而是把退休作为人生的第二春,抓住青春的尾巴,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才是当今老人应有的生活理念。即便犯病,即便是亲人不在身边,怕也不会感到“活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