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随笔/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大叔志愿者
朱晓昆
  朱晓昆

  节后上班,又开始搭早高峰时的地铁,就又能见到这位身着红背心头戴白帽子、拎着喇叭说个不停的志愿者大叔。

  大叔的工作岗位是地铁站里的自动扶梯口,最主要的工作便是疏导进站后前往站台的人流。而大叔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他维持秩序的“语录”确实有趣得紧。

  “走走楼梯更快,别人还堵在扶梯上,你已经乘进地铁了。”“小青年都来走楼梯,趁机锻炼锻炼,等歇上班精神不要太好。”这是为了让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走楼梯,缓解自动扶梯的压力。

  “扶手拉拉好,摔一跤不划算。你已经到单位了,他还在这里揉脚。”“手机少看看,一脚踏空,手机也摔坏不能看了。”这是嘱咐乘坐自动扶梯的人注意安全,拉好扶手、少看手机。

  诸如此类,普通话与沪语交错,声音明亮,语气亲切,很有气氛和感召力。很多赶路的乘客,会意地笑笑之后,就会按照他的招呼去做。

  其实,申城地铁站里的志愿者,是一支庞大的队伍。数字显示,在30多个重点车站的早高峰时段,每月都有3000余人次的志愿者坚持开展文明乘车宣传,至今已有10余年,累计已超10万余人次。只不过,相对于不少习惯默默工作的志愿者,对于文明宣传这个大课题,我所熟悉的这位大叔,做得更有技巧、更有趣味。

  很欣赏这样的志愿者。在常态工作中注入了活跃的个性,从而很大地提高了效率。没有说教,不是摆设,在早高峰的最前沿,根据实际情况想办法做疏导。从场面上看,听从指挥的人多了,而且这种听从都不带有强制的味道,反而充满了喜感。

  很欣赏这样的志愿者与市民之间的互动。好几次看到大叔对从自动扶梯前的人群里挤出来走楼梯的人竖起大拇指,有些大男生的脸上分明挂上了得意的笑容。也看到每天都搭地铁的乘客,匆匆忙忙不忘和大叔道一声“早”。这些时刻,双方的心中必定是有暖意的吧。

  不仅仅是地铁站,申城的交通枢纽处、人流密集地,都有很多志愿者。他们,不仅带来更为良好的秩序,还有更多人与人相处的快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99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0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教育/金山教育
   第A26版:汽车周刊
   第A2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8版:广告
礼让斑马线,不做焦灼的违法者
大叔志愿者
民生建设没有终点站
激发社会办医的“鲇鱼效应”
如今的“朋友圈”
在线教师与由乱而治
新民晚报随笔/评论A06大叔志愿者 2017-10-11 2 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