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快到立秋节气,而高温天仍然“盘踞”在申城久久不肯离去。在三伏天的威势之下,如何安度盛夏呢?
■ 趁暑化湿解冬病
眼下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症,患者可以通过艾灸、穴位敷贴等方式,利用补充阳气来达到疗养效果。若是一些体质热的慢性病人就不适合用这种方式来治疗了。
■ 消暑切莫动肝火
高温酷热天,人们易动肝火,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问题,也被称为“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人、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引发猝死。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气、着急等极端情绪,应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
■ “桑拿天”健身宜散步
遇到“桑拿天”,要注意闷热天气尽量少出门、少活动,即使出门也不能长时间暴露在露天环境中。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应尽量在早晚温度稍低时进行散步等强度不大的活动。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年轻人,因此中老年人在盛夏高温中健身要避免快跑、器械运动等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
范代丽(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科副主任医师)